吴卫东在沛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导读

来源:沛县人大网 时间:2015-01-10 访问量:

 

2014年工作回顾

亮点一 坚定不移促转型,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1400亿元、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82亿元、增长16%。传统产业主攻改造提升,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延伸,铝加工产业向铝幕墙、精密铸造、高端型材等高附加值产品发展,观茂焦化技改、天安干熄焦及余热发电、天旭粗苯煤焦油深加工等煤化工产业提升项目基本完成。纺织业装备持续更新,整体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兴产业“链式集聚”效应凸显,光伏光电产业发展壮大,新上光伏电站3座,中宇光伏黑硅电池片正式投产。装备制造业扩量增容,苏飞客飞机制造、梅亿新能源电动车项目签约落地。开发区实力持续攀升,全省省级开发区科学发展考核居第15位,全市7家省级开发区居第1位,被列为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园区。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县新增开工工业项目29个,新签约工业项目58个。开放型经济持续向好,完成实际到账注册外资7424万美元,进出口总额3.4亿美元。

现代农业稳步推进。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总产达6.07亿公斤。高效农业规模持续扩张,新增设施农业3.55万亩,设施农业占比全省第一,农业机械化作业综合水平达83%。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建立村企对接基地3.2万亩,完成省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5家。17个黄河故道综合开发项目加快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面积达6.1万亩。新增“三品”认证148个,新增“三品”产地15万亩。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成。“12316”为农服务热线投入使用。设施农业保险覆盖面稳步提高,小麦、水稻、玉米实现全覆盖,高效农业保费占比达60%。162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全部完成,修建村内道路190.7公里。化解26个经济薄弱村债务386.9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32亿元。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示范县、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省农业现代化综合测评苏北第一。

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46.43亿元、增长8.6%;实现规模以上服务业增加值16.44亿元、增长8.7%。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商贸流通持续发展,雨润城市综合体、苏鲁省际商贸中心农贸市场、鼓楼广场、汉城中路地下街等项目有力推进,电子商务、文化健身、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千岛湿地、安国湿地、生美农耕湿地等10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完成投资3.2亿元。千岛湿地荣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屯镇安庄渔村成功创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

亮点二 务实创新抓改革,科学发展增添新动力  

农村改革率先突破。制定《关于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意见》,全力推进行政体制、农村产权制度等37项改革举措。获批省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县,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宅基地确权颁证制证率达98%。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退出宅基地2619.2亩。在全省首创颁发农村土地经营权证,赋予土地经营权证抵押、担保职能,颁发经营权证146个,授信780万元、发放贷款210万元。成立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完成土地经营权交易、村级集体资产竞拍等1037宗,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8.17万亩。积极扶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登记注册家庭农场1289个,农合组织发展到1857个。组织15家农场主到日本参观考察,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提高了经营家庭农场的信心和决心。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与县邮储银行、农商行合作开发“富民助农贷”“兴农贷”两个金融产品,建立贷款风险担保金机制,实行贷款风险补偿。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改革试点,10个村完成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并办理工商登记,受益农户3618户。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凸显,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产品11个,新增专利授权1299件。创新载体持续优化,中宇光伏和新格灌排获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分站,3家企业获批省研究生工作站,大屯工贸、金石彭源入选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宜沛科技创业园成功创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1人入选省“博士集聚计划”,25人入选市“研究生集聚工程”。产学研合作逐步深化,协助海通食品、恒辉纺织等多家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东华大学等高校签订了28家校企联盟。建立了徐州工程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联合技术转移中心沛县分中心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沛县分中心。

要素保障更加有力。建立企业援助机制,设立企业应急转贷资金,缓解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为50家企业提供应急转贷资金3.9亿元。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水利治理、万顷良田、地表水厂、城中村改造等20亿元的重点融资项目获批,融资贷款较去年增加约16亿元。莱商银行在我县设立支行。用地保障持续增强,新增建设用地3570亩,全省率先探索出台工业用地弹性供地办法。企业上市取得突破,徐州新界灌排有限公司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江苏汉和昌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江苏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恒辉编织、中意食品、绿茵生物3家企业获批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

亮点三 统筹协调优环境,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47亿元,徐沛快速通道等基础设施工程进展顺利。春节前,沛城地表水厂试运行,沛县将结束喝地下水的历史,人民安全饮水得到保障。环湖西路、西北绕城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沛县环形发展架构基本形成,对辐射带动安国等西部镇村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围绕“1+5+100”城乡布局,修编完成《沛县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编制完成沛北一体化初步规划方案,修编完成5个重点中心镇、8个管理示范镇和100个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完成区域供水、城区停车场等专项规划。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全力推进“1+3个100万”工程,完成征收172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144.2万平方米、销售商品房130万平方米,城镇化率达52.5%。“城更靓”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进展良好,对7家农贸市场、13条城区道路沿线和69个无物业小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城区市容面貌显著改善。城乡公交一体化加快推进,成立公共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新增50辆新能源公交车,行政村班车通达率稳定在100%。数字化城管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稳步推进。

镇村面貌焕然一新。中心镇和管理示范镇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张庄镇被命名为徐州市第三批创建达标中心镇,敬安镇被表彰为中心镇提档升级工作先进镇;栖山镇、五段镇被命名为徐州市第一批管理示范镇。开展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全县1329个自然村基本达到验收标准,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79公里,农路危桥改造26座。投资1700万元完成3个美丽乡村试点村建设。创建省级先进村2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8个。敬安镇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大力推进农村五项重点工作,实施绩效考核制度,提高村组干部待遇,激发了村组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了村组干部的精气神。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技术评估,实现了苏北领先、全市率先的目标。15个建制镇全部获得国家级生态镇命名。80%以上的行政村获得市级以上生态村称号,其中国家级生态村5个、省级生态村27个。尾水导流、中小河流治理、农村河塘疏浚整治等工程扎实开展,沛沿河李集桥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全面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完成秸秆还田70万亩,夏季禁烧工作考核全市第一。建立健全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城乡垃圾收运体系逐步走向规范化、市场化。镇级污水处理设施主管网铺设完毕,新城区雨污管网改造完成。新增绿地面积17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5.05%、42.95%、14.50平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6.1%。完成造林面积1584.76公顷,新建农田林网3200公顷。对环境污染“零容忍”,依法清理取缔非法土小企业99家。单位GDP降耗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年度任务。

亮点四 持之以恒惠民生,社会发展增添新内涵  

百姓得到更多实惠。总投资18亿元的10大类68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全面完成。全民创业工作成效显著。召开全县全民创业推进会议,掀起全民创业高潮,形成了人人谈创业、个个争创业的浓厚创业氛围。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顺利通过验收,县大学生创业园通过市级认定、入驻创业企业52家,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入驻公司7家,镇创业街区量质齐升,网络创业蓬勃兴起。与市工商局签署服务沛县全民创业紧密合作备忘录,积极推行先照后证,为创业者提供周到服务,全县新发展私营企业1231户、增长59%,新登记个体工商户4888户、增长60%。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48.54亿元、增长12.4%。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4亿元,2.6万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11个经济薄弱村达到新“八有”目标。新增城镇就业821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63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5%。全省率先启动实施新老农保合并,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减轻群众用药负担1亿余元。敬老院整体水平步入苏北前列,新增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五保供养标准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全面落实社会救助,发放城乡低保金7676.7万元、医疗救助金2989.7万元。社会福利中心提档升级,夕阳红、博恩等老年公寓扎实推进,28个社区养老机构建成投入使用。为58360名老年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为29691名高龄老人发放尊老金1280余万元。建成公租房240套、经适房400套、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151户。为13户低收入家庭发放经适房按揭贷款148万元,让更多低收入者圆了“住房梦”。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合作办学,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中考总均分跃居全市五县两区第一位,高考文化二本上线人数比上年增加90人,升学率提高近3个百分点。科学调整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新建新城区实验学校、马元小学,扩建树人小学等学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新建苏北第一家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新城区人民医院一期门急诊医技楼项目及儿童诊疗中心成立运行,栖山、敬安、魏庙和鹿楼卫生院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卫生院。积极稳妥实施“单独二孩”政策,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全覆盖,政策外出生反弹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势头得到遏制,县计划生育宣传指导站被评为全国“群众最满意的基层计生服务机构”。坚持“民办民享、文化惠民”宗旨,成功举办第十届刘邦文化节。文化惠民工程顺利实施,送戏158场、送电影6300余场、送图书1.5万册,获批首批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唢呐表演《欢乐新农村》获省“五星工程奖”金奖。圆满完成全国技巧锦标赛和省十八届运动会青少年散打比赛承办和比赛任务。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步伐加快,新增数字电视用户2.1万户。

社会治理不断创新。全力打造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取得实效,社会文明程度有新的提高。全县政法机关以公平正义为政法工作生命线,突出公正司法、公道惠民和打黑除恶,大力开展平安法治沛县建设,八类主要刑事案件连续6年下降,公众安全感连续4年在全市名列前茅,荣获“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县”“省法治建设先进县”称号,被推荐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先进单位”。建立县党政领导干部约访机制,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3件,约访群众325批1355人次。开展镇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信访工作“每周有约”活动,努力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深入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成率达89.5%。创建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新模式,建成省级民主法治村居101个。探索建立法律综合服务中心,继续推进“一村一顾问”和社区“律师工作站”建设,农村法律顾问基本实现全覆盖。荣获“全国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搭建法治便民服务中心平台,群众咨询回访满意率达到99%。食品药品市场秩序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沛微接边地区保持和谐稳定。人防、民族宗教、档案、统计、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慈善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进展。

亮点五 转变职能强服务,政府建设得到新加强  

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新政务服务中心投入运行。深化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改革,再造行政审批流程,行政许可事项从323项梳理出117项常用行政许可并向社会公布,10项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事项,政务服务逐步走向标准化、便民化、阳光化。清理规范行政权力,全县3910项行政权力事项清理后保留3490项。建立“三重一大”项目“绿色通道”会审制度,涉及审批服务事项办事时限一律压缩50%。设立开发区业务受理独立窗口,企业办事更加便捷。深入推进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向镇区延伸,便民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12345”政府服务热线平台功能拓展,回访满意率达98.4%。

依法行政全面推进。积极推动政府权力公开规范运行。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群众社会监督,办理县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35件,政协委员提案172件。完善行政决策机制,严格落实决策程序,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力度不断加大。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一把手”零障碍网络服务厅得到群众好评。引入法治建设自测评估绩效管理体系,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深化。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得到有效执行。动真碰硬开展十大专项整治活动,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化“两个习惯”作风建设,创新开展“第三方”评议、推行“电视问政”,政风行风进一步优化。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得到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5年工作安排

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工作要求和县委决策部署,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总基调,突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更大力度抓项目促发展,更高层次聚产业促转型,更实举措抓城建促统筹,更多途径惠民生促和谐,加快建设实力沛县、活力沛县、宜居沛县、美丽沛县、幸福沛县,奋力开创沛县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1%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左右;外资外贸完成市下达任务;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11%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任务。

重点一 更大力度促进转型升级,着力优化提升产业层次

增强工业经济实力。按照“高轻优强”的调整思路,积极招引培育新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引导铝加工、煤盐化工产业以深加工为主线配套延伸产业链;开发多元化产品,推动纺织产业提升装备水平,打响自主品牌,形成集群效应。加快新兴产业集聚倍增,促进光伏发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壮大,积极拓展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引进和实施一批产业带动力强的重大新兴产业项目。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积极拓展上下游产业链,着力在研发设计、高端制造等环节寻求突破,努力实现产业规模与整体水平较快提升。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开展高产增效创建,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加快发展高效园艺业、特色水产业,新增设施农业面积3万亩。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打造品牌农业,重点培育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培育2家省级龙头企业和5家市级龙头企业,新认定“三品”50个以上。持续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深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统筹推进以中泓整治、园区建设、文化旅游等为重点的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5%以上,机插秧水平达到90%。加快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市场化运作机制,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80万亩以上。实施总投资4000万元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拓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新险种,主要种植业投保率达100%,高效设施农业保费占比达60%以上。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沛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和镇级农产品质量监管站建设,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高防灾能力。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加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丰富提升商贸集聚区业态,优化商业设施布局布点,加快新城区商务区东区、鼓楼国际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做优以汉城路为中心的特色街区。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商业业态。以电子商务为引领,制定沛县物流业发展规划。拓展家政服务、健康养老等行业领域,打造与城镇发展相适应的服务体系。着力发展旅游业,加快推进千岛湿地省级旅游度假区、生美农耕湿地旅游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抓好安国湿地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扶持建筑防腐业发展,实现建筑业税收超10亿元。

积极破解要素制约。强化用地保障。重点做好“三重一大”项目的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及土地指标落实,确保年度争取指标2600亩以上,盘活存量土地1500亩。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推行工业用地弹性供地办法,鼓励引导企业建设三层以上高标准厂房,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创建省级节约集约模范县。强化资金保障。加快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积极创新投融资体制,探索应用PPP投融资模式,推动融资渠道多元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投资建设。进一步加强政银企对接,制定促进金融业发展奖励办法,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业务品种和服务模式,加大信贷投放,确保全年新增贷款增速不低于8%。组织开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年、金融服务乡镇行等活动,切实提升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加强资本运作,成立中小企业上市孵化基地,引导中小企业进军“新三板”以及在场外资本市场挂牌交易。强化人才保障。研究制定《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养实施意见》,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落实人才项目资助,建立人才奖励保障机制。

 

重点二 更广领域推进改革创新,着力激发体制机制活力


坚定不移推进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健全完善农村产权交易机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和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激活农村发展活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出台扶持办法,加快农村土地规范流转,持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引导合作组织开展全程托管,新增农田托管面积5万亩。充分利用“富民助农贷”“兴农贷”平台,稳步扩大经营权抵押贷款规模,全年发放支农贷款2亿元。科学运作土地银行,规范开展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活动。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加快农民转市民步伐。深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围绕编制“五张清单”,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继续简化审批手续,推进事项清理、环节精简、流程再造和体系完善,规范并联审批,加强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建设网上审批平台。完善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政府债务管理新政、政府投融资平台管理和转型等方面用心着力、先行先试。深化社会事业领域改革。优化布局,整合资源,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成设街道办事处工作,积极推进撤县设市。

掀起全民创业新热潮。通过项目推介、税费减免、资金扶持,最大限度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加快载体建设,大力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创业示范街和专业市场等,启动创业培训工作,推进电子商务示范产业、示范村和示范企业建设,推动全民创业集聚、持续、深入发展。提档升级大学生创业园,积极创建省级大学生创业园。建立全民创业项目库。畅通民众投资渠道。

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县经济开发区以“打造一流省级开发区、晋升国家级开发区”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内生动力,突出“改革、创新、转型”三大任务,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招引,切实增强园区产业集聚力、项目承载力、环境吸引力。强化开发区招商主阵地作用。围绕铝加工、煤盐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的提升和光伏发电、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发展壮大,有效组织专业招商、企业招商、以商引商,确保引进超亿元项目30个、超5亿元项目10个以上。拓展外资信息渠道,提升外资利用质态。

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加快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提升科技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动态管理制度,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发挥科技镇长团作用,加快建设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服务平台,积极推动中科院自动化所与县智慧农业、东华大学与县纺织产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县电子信息产业等一批校地合作平台的创建。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积极推荐优秀企业申报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

 

重点三 更高质量统筹城乡建设,着力加快城乡一体发展

强化城乡规划引领。大力推进“多规合一”工作,建立相关规划衔接协调机制,完善“城内与城外、地上与地下、生活与生产”等各个专项规划,增强规划统一性、系统性和权威性。完成《沛县城市总体规划》的论证及报批工作,做好5个重点中心镇和8个管理示范镇总体规划、100个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实施工作,进一步完善沛北一体化发展规划,提升城乡规划整体水平,减少过程性浪费。启动编制城市绿地系统、城区交通等专项规划,完善城区重点地段、重点片区、重要节点城市设计,做好黄河故道流域片区规划编制。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北连东进西扩战略,全力推进总投资254.7亿元的96项城建重点工程。围绕夯实基础、完善功能、优化服务,不断提升新城区发展功能,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加快实验小学、树人小学、邻里中心、医院等功能性项目建设。抓好棚户区改造项目,改善老城区居民生活条件。加快全县路网建设,实施272省道沛县段、253省道大中修等路网建设工程,完成427省道东延、沛县港迁建工程的前期工作。推进汉城南路、汉源大道、红光路贯通、萧何路等城区道路建设和改造,提高现有路网使用率。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完善城区停车设施建设,缓解停车难状况,更新、改造城区公交站台91座,新建公交停保场1座,新增环保型公交车22辆。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150公里,改善农村公路通行条件。抓好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提高地表水厂运行水平。

推动新型城镇发展。实施48项中心镇建设项目,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重点功能性项目建设,助推中心镇做优配套,做美环境。力争1个重点中心镇创建达标,魏庙、安国2个中心镇创建达标。进一步巩固示范镇创建成果,力争3个管理示范镇创建达标。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逐步完善配套各类基础设施,严格控制撤并村房屋改造和建设,引导鼓励村民逐步向新型农村社区集聚。继续推进村庄环境整治,确保顺利通过省市全域考核验收。抓好沛北一体化工作,争取列入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试点先行区。

 

重点四 更大决心建设生态文明,着力营造优美宜居环境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继续实施“五大行动计划”,巩固深化生态县创建成果,力争上半年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完成《沛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4-2022)》的编制工作。贯彻落实新环保法,深化环保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土小企业。扎实推进城乡绿化工作,实施铁西公园、游园绿化、文化中心绿化等增绿工程,努力打造一批绿化精品工程,新建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提高农村化水平,新增成片造林0.5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0.5个百分点。加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全面完成污染减排目标任务。

切实改善水和大气环境质量。实施《沛沿河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09-2015年)》年度重点工程,对流域进行全面治理,根本控制面源污染,着力改善全县主要河流水质,实现李集桥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大河流治理力度,重点实施尾水导流、中小河流治理、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等清水工程。全面推开“河长制”河道管护新模式,逐步探索市场化管护机制。加快安国湿地二期工程建设,筹备设立管理机构。按照“七个必接”要求,进一步完善镇级污水管网布局,确保污水处理厂负荷率超60%。完成电力行业企业脱硫脱硝设施建设,提高脱硫脱硝能力。建设电力企业在线监控系统,实现实时数据接入在线监控平台。加大工业废气治理、城市扬尘污染控制和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认真落实秸秆禁烧措施,着力解决城市扬尘、灰霾等大气污染问题。

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以整洁有序为目标,大力创建江苏省优秀管理城市,健全大城管机制,继续抓好“93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编制实施城区广告规划和环卫规划,推进夜市、流动摊点疏导点市场化运营建设,加强垃圾收运体系运行、渣土运输处置、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的精细化管理,全面运行数字化城管平台,完成正阳中路、汉城中路综合改造,积极创建江苏省城市管理示范路和示范社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方便市民生产生活。完成垃圾填埋场3号池建设、2号填埋池封场,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暨垃圾发电项目进度,早日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利用。


重点五 更实举措改善民生福祉,着力增强社会治理能力

切实强化民生保障。财政资金重点向“三农”、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倾斜。全面推进10大类69项为民办实事工程,深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完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规范机关企事业单位用工行为。积极扩大社保覆盖面,稳妥启动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施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确保新一轮8.3万低收入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发放扶贫小额贷款超1.2亿元,10个经济薄弱村达到新“八有”目标。落实城乡低保及优抚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加大困难群体帮扶力度。积极发展慈善事业,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做好残疾人工作。办好夕阳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推进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加快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北孔庄二期等91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发放廉租补贴120户,提供公租房150套、经适房280套。积极推广经适房按揭贷款、新型社区购房贷等信贷品种。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推进集团化办学,实现城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初中教育保持在徐州第一方阵。抓好薄弱学校改造和重点工程建设,改造校舍20000平方米。新建、扩建学校6所,建筑面积68000平方米。新建、改建幼儿园9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完善医疗机构设置,着力提升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破除“以药补医”弊端。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省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好人沛县建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五百惠民”、“文化双送”、“农家书香”等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全民阅读,让阅读成为群众的自觉需求。积极开展广场舞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力度,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培育壮大微山湖农耕湿地、昭阳庄园等一批骨干项目。

构建和谐稳定环境。深化平安法治沛县建设,完善立体式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遏制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做好网络舆情和应急处置工作,确保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切实抓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加强殡葬管理服务,加快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道路交通、工商企业、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加强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保持湖区矿区持续繁荣稳定。


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

注重依法行政,不断提升政府法治能力。突出权力公开规范运行核心环节,坚持权力授予法定化、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研究制定法治政府建设实施规划,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权自有据、阳光用权。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认真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创新和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机制和程序,加强备案审查工作制度建设。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积极推进综合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力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监督检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注重职能转变,不断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围绕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强化信息发布,完善例行发布、应急发布、政策解读等机制,做好社会热点回应,加强互动交流。加强电子政务、政府网站建设,优化“12345”政府服务热线、“一把手”零障碍网络服务厅,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强化效能问责,健全完善重要工作、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工作推进、目标管理和督查考核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抓好抓实抓到位。健全作风效能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开展作风行风监督评议,坚决杜绝推诿扯皮,惩戒松、懒、散、拖行为,解决中梗阻问题,实现机关运转规范协调、办事公正透明、服务快捷高效。

注重廉洁从政,不断提升政府自身形象。围绕“破四风、立三公”,主动适应“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从严治党新常态,巩固和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持抓党风廉政建设与抓发展相结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突出“双责联动”,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对财政资金使用、土地出让、工程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监管力度。坚持勤俭节约,压缩公务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将有限的财力更多用于经济发展和民生事业。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发生。深入开展“两个习惯”教育,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促进机关工作人员崇尚法治、敬畏民意、规范用权、守正勤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