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沛县人大网 时间:2020-06-22 访问量:
为积极推进县法院加强和改进诉讼服务工作,更好地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服务和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6月4日,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通过实地察看、查阅案卷资料、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方式,对县法院诉讼服务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诉讼服务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服务群众和服务审判执行的重要职能,近年来,县法院坚持司法为民原则,依托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江苏移动微法院、法官进网格等工作平台,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功能,努力做到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诉讼,促进了审判执行工作的健康发展,为法治沛县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司法为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以现代化诉讼服务法院创建为契机,强化诉讼服务中心重要平台枢纽定位,以“一次办好”为目标,推进案件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全力打造为当事人服务的“公信之窗”,98%以上的案件实现当场立案;构建“家门口起诉”新模式,2019年6月四个人民法庭在全省率先实现跨域立案全覆盖,共办理跨域立案13件;设立24小时自助式诉讼服务中心,实现“诉讼服务不打烊”,努力践行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诉讼服务理念。
(二)诉讼服务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以制度建设、功能设置、管理服务、队伍建设等为重点,全力打造“制度健全、功能完善、设施齐备、服务到位”的“文明之窗”,实现网上查询、网上咨询、网上阅卷、网上送达等智能服务一网通办,全方位公开审执信息。深化12368诉讼服务热线、审判信息系统节点告知等功能,2020年以来,累计接听12368服务热线939件次,比去年同期增加210.5%。健全司法救助制度,取消当事人调卷、阅卷收费制度,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及时办理诉讼费用缓、减、免手续,2019年以来,为符合条件的14件案件当事人依法减缓免诉讼费、执行费37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132万元,进一步减轻群众诉累。
(三)智慧诉讼服务工作有序推进。在全市率先开通诉讼费微信支付功能,方便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配备24小时材料收转云柜、自助立案查询系统、阅卷查询系统、文书自助打印终端等高新技术系统及现代化诉讼服务设备,提高诉讼服务效率,加强诉讼服务中心、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站、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终端建设,推行集约管理,将司法鉴定、案件保全、集中扫描、集中送达、案件信息查询等辅助性事务性工作集中到诉讼服务中心集约管理,实现“一站全办”;今年以来共集中办理鉴定案件66件,办理各类信息查询1900余件,集中送达2300件次。
(四)多元化矛盾化解模式不断创新。深度落实“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工作要求,建立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助力打造“四位一体”社会善治沛县模式,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5个,招聘人民调解员13名,重点对婚姻家庭、小额债务、道路交通事故等纠纷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快速处理矛盾纠纷,2019年以来诉前分流率58.16%,共办结案件5382件,化解成功率23.29%;积极推进法官进网格工作,75名法官融入1109个网格,通过“视联网云上诉服APP”、沛县网格化社会治理联动指挥平台开展工作,协同网格员排查化解纠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人民调解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人民调解员业务水平普遍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诉前调解的成功率;各类人民调解组织还没能形成有效合力,多元解纷工作亟待搭建专业化调解平台,并加速推进调解平台的实质化运行。
(二)服务审判和衔接机制有待完善。诉讼服务中心与庭室之间的工作衔接没有形成前后台一致的整体化服务体系,工作节点、信息交流的准确迅捷存在瑕疵,影响审判工作质效和为民服务水平。
(三)宣传工作力度有待加强。诉讼服务的对外宣传工作力度不够,社会知晓面不广,尤其是诉调对接、巡回法庭、律师代理申诉等延伸性诉讼服务工作还知晓率较低,当事人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些司法资源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几点建议
(一)科学谋划,把握诉讼服务职能定位。坚持以方便群众诉讼为中心,紧扣建机制、定规则、搭平台、推应用四个关键环节,努力构建集立体化、集约化、信息化为一体的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和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形成服务群众诉讼、服务法官办案、服务科学决策、服务审判管理的大服务模式。
(二)科技引领,建设智慧诉讼服务体系。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通过提高软硬件建设水平促进诉讼服务水平提升;进一步健全诉讼服务网,整合各种服务平台,逐步实现所有诉讼服务网上办理的“智慧诉讼服务”新模式,为诉讼参与人提供一体化、全方位、高效率的诉讼服务。
(三)化解矛盾,推进诉讼服务高效便捷。把诉调对接平台建设与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相结合,建立诉讼服务和诉调对接综合服务平台,实现诉调对接的规模化和常态化;进一步完善诉调对接程序,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构建高效便捷的调解体系;着力推进“分调裁审”一体化建设,实行繁简分流、简案快审、繁案精审,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的纠纷解决渠道。
(四)加强管理,建设高素质诉讼服务队伍。结合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科学配置司法资源,强化诉讼服务机构建设,优化配置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加大培训、指导和管理,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为民服务、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诉讼服务队伍。 (陈萍 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