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 页 > 基层动态

朱寨镇人大“五个规范”建设人大代表工作室

来源:沛县人大网 时间:2018-07-31 访问量:



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人大代表工作,丰富人大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朱寨镇人大按照县人大常委会的相关要求,以“五个规范”建设人大代表工作室。

一、规范设点布局

根据辖区县、镇代表分布情况,将代表划分为3-5个片区小组,在每个片区小组中选择合适的位置建设规范化的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开展活动以代表工作室所在地县、镇两级人大代表为主,同时也要吸纳辖区内的省、市人大代表、参加。

二、规范场所建设

代表工作室要有相对固定的场所,要具备办公条件,保证足够的使用空间。室外统一悬挂“人大代表工作室”标牌,设置群众意见箱。室内放置办公桌、椅、书柜(配有人大代表学习的相关书籍资料)、有电脑(可上网),办公桌面摆放代表个人信息牌(正面标明代表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注明代表层级,反面印制相关标语);印制有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卡(正面有代表姓名及联系电话,反面有服务宗旨)、室内墙上悬挂张贴相关制度、宣传标语、国徽等标志标牌。有人大代表信息栏,内容包括:代表的照片、姓名、单位及职务、代表所属层级及联系电话;有代表活动剪影等。

三、规范制度建设

统一制定人大代表工作室制度、驻室人大代表工作职责、人大代表工作室联络员职责、人大代表接待群众制度、人大代表接待群众工作流程、人大代表接待日群众反映问题处理流程图、人大代表学习制度、人大代表视察(调查)活动制度等制度,做到制度上墙。

四、规范工作流程

(一)明确工作职责。代表工作室召集人一般由片区小组代表推选,召集人具体负责制订年度代表工作室活动计划,确定每次代表活动主题,负责召集代表,做好代表工作室开放日活动相关协调工作。代表工作室联络员由驻室代表商议确定,协助召集人工作,具体做好人大代表的联络、群众意见的收集整理和情况报送等工作。

(二)开展常态活动。代表工作室每月定期开放不少于一次(开放日同时为群众接待日),每次活动时间至少半天。每次活动安排2—3名代表接待群众,开放日要提前一周在一定范围内公告接待时间、地点以及参加接待活动的代表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信息。代表工作室除定期接待群众外,还要适时组织代表学习培训,开展代表小组活动,通报群众所提建议、意见的办理落实情况等,不断充实和完善代表活动内容。

(三)规范接待要求。县、镇代表每年到工作室活动不少于三次。代表在开展接待活动时要严格遵守不直接处理、有限受理、依法疏导、登记必复的原则,做到热心接待,耐心解释,化解矛盾。接待时要认真记录人民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并对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对每类问题的初步处理意见都要告知选民,问题解决处理好后,代表要及时向群众进行回复和反馈,并由群众对相关部门办理情况和代表作用发挥的情况进行满意度评价。

五、规范痕迹管理

建立工作室代表履职档案制度,实行“三簿一册一卡一平台”,即:人大代表接待群众记录簿(含人民群众意见建议办理情况表)、代表活动登记簿(含每次活动考勤记录)、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登记簿,县(镇)代表履职手册(内容包含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登记、参加集体活动情况登记、为民办实事登记、向选民述职情况登记)、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卡,做到有活动必有记载。代表个人参加活动所记载的资料同步录入到县人大代表履职平台。

                                         (朱 彬   张宜和)








苏公网安备 32032202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