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 页 > 基层动态

沛城街道人大调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来源:沛县人大网 时间:2020-11-19 访问量:

近日,沛城街道人大工委组织部分代表深入农村一线调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代表一行先后到徐州东凌农场、祥瑞家庭农场进行实地察看。在东凌农场,代表们看到工人把采摘下来的鲜切菊按照颜色进行分类包装,再分类放入冷库,然后按照订单发往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市人大代表、东凌农场董事长贾东玲告诉代表,家庭农场种植的鲜切菊供不应求,每亩利润在8000元左右。除了种植鲜切菊外,东凌农场还种植了摩尔多瓦、魏可、春玫瑰、克伦生等葡萄品种,按照成熟期的不同,从4月份一直到10月份都有新鲜的葡萄上市,每亩产生效益在5000元左右。东凌农场现雇佣20多名工人进行生产包装,其中建档立卡户12人,人均工资4000元左右,使他们有了稳定的收入走上致富道路。

在祥瑞家庭指出,农场总经理孙峰告诉代表,他从2016年流转了120亩土地开始种植蔬菜,前几年由于不懂技术、不懂管理一直处于亏损的局面。从去年开始,街道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鹿启志到祥瑞家庭农场进行走访,在了解了生产经营情况后,鹿启志代表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业技术培训,让祥瑞家庭农场从原始的种植一般性蔬菜中解放处理,开始大面积种植西蓝花,去年就实现了当年种植当年见效益的良好局面。今年祥瑞家庭农场120亩土地全部种上了西蓝花,亩产3000公斤,实现每亩利润3000元左右。

代表们表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制度途径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由过去的供小于求,到现在的供求持平,并且出现了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由原来的解决温饱问题转变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需要,即由过去追求产量或数量到现在追求质量,由量到质的变化。农业生产的运行机制由过去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由原来的粗放经营转变为集约性精细经营针对下步工作,代表们建议,要科学把握现代家庭农场的发展方向,从“四个有利于”出发,即有利于土地流转,有利于规模化经营,有利于结构优化,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切实推进家庭农场向规模农场过度。要引导家庭农场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科学化、现代化,提高农业投入使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鼓励引导家庭农场探索建立产业扶贫机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帮扶带动贫困户早日脱贫。要大力支持家庭农场发展建设,相关部门要从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做好家庭农场各项支持工作,为家庭农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王建  苗文倩

苏公网安备 32032202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