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 页 > 工作报告

关于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完成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沛县人大网 时间:2022-12-28 访问量:

——2022年12月27日在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常委会议上

 

县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调研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12旬,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创新工作方法,深入开展调查摸底,采取实地察看、数据比对、随机走访、听取汇报、询问交流等方式,对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成效做法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加强生态优先制度体系建设,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大力实施增蓝天、保碧水、护净土攻坚行动,聚焦源头治理、减污降碳和系统推进突出问题改,抓关键环节,强化责任落实,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县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中向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高

一是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城区PM2.5浓度38.7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4.9百分点,改善幅度全省第七,全市第二。优良率78.9%,同比降低1.4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全省第二十一,全市第二,由2021年的全省第46名上升至第36名,提升10个位次

二是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1-11月份,国考李集桥断面省考大沙河铁路桥、杨屯河洪福桥鹿口河孟楼等4个断面水质均达到类,优比例100%,南四湖徐庄水源地水质合格率100%2022年重点完善污水收集和设施运行,建设污水管网1575公里,入户率达到41%,双“60”行政村194个,有效治理率达到52.71%;完成设施438套,设计能力2.7T/天,采取社会化运维,运行率达到90%,已全面验收的131个村庄,污水收集处理负荷达到69%达到省级试点县建设要求。

三是土壤环境质量有效管控。严守污染地块土壤治理和安全利用红线,全县26一住二公地块全部进行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并通过专家评审。对12个优先管控的重点行业遗留地块全部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并采取管控措施,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编制了全县1915亩受污染耕地的污染防治方案,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

四是固体废物治理稳步推进。全县年产危废10吨以上的24家企业和6家危废处置利用企业规范化检查合格率100%,全县359家产废单位纳入江苏省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管平台监管,监管数量位居全市首位。推动《徐州市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条例》贯彻落实,深入打造无废城市沛县样板。

五是河湖生态修复实现突破。龙湖湿地建成省级缓冲区示范工程,日处理尾水1万吨。龙固镇北湿地打造成为生态化养殖区及湿地净化工程,调蓄河网,改善水体水质。沿湖的洪福湿地和徐庄湿地净化工程,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丰沛运河生态修复工程获评省级生态缓冲区示范工程。积极谋划项目,围绕姚楼河、挖工庄河、韩坝河、五段河等入南四湖河道治理,系统谋划河湖生态修复和小流域体系治理工程,2022年入中央库14项,储备项目10个,其中11个项目已获得资金1.86亿元,其余项目等待分配,争取项目数和资金量全省领先。

(一)突出做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围绕争做生态环境督察整改先进典型,从根本上解决南四湖水环境问题,科学地制定了督察整改方案,提出整改目标、路径措施、完成时限等。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11件信访问题,其中10已办结1件阶段性办结环保督察反馈我县4个方面15个问题,共5384个分项问题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71个,正在按节点推进的项目13。城市雨污分流、污水处理污泥处置、侵占安国湿地生态红线、京杭运河东原港环境污染、地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隐患等一批多年积存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彻底整改。

(二)聚力打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一是源头治污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推进VOCs治理。完成4项重点企业清洁原料替代和60项低效处理设施整治提升工程。完成徐州天安化工有限公司等652个挥发性有机物储罐治理工作。99家废气治理设施使用不规范使用活性炭的企业下发管理意见,全部落实整改。深化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完成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热电厂、江苏大屯电热有限公司超超低排放改造,完成沛县天安化工超低排放改造、金虹钢铁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和监测评估。实施扬尘专项系统治理。制定实施《沛县扬尘污染五项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开展工地扬尘污染防治、道路扬尘污染防治、运输车辆治理、港口码头扬尘治理、渣土消纳场所规范管理等五项专项整治,全面降低扬尘污染,大力压减降尘量,切实改善我县环境空气质量。全面推进生活源治理。开展全县餐饮企业油烟治理回头看,对未按要求燃用清洁能源、未配套安装并正常使用油烟收集处理装置的餐饮企业,一律停业整顿。加强移动源污染防治。全县在用重型柴油车安装远程在线监控系统3653套。完成市下达的652辆老旧车辆报废和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营运柴油货车任务。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及时研判和发布重污染天管控通知,持续开展上海能源热电厂、光大垃圾发电厂等6家重点行业企业科学有序深度减排驻厂帮扶工作,有效压降工业污染源排放总量。二是精准施策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镇污水提质增效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治理工程,达到省级示范县建设标准。开展涉及国省考断面的19条劣质支流治理,排查整治排污口960个,对生活污水排污口实施永久封堵,雨水口和农田退水口实施闸坝控制。完成国省考断面周边9个面源治理工程,在石灰窑大沟、刘园大沟、佀楼河拦蓄污水河段建设3个分布式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1.2万吨。积极争取中央省环保资金,实施河湖生态修复工程。三是统筹推进打好净土保卫战。土壤污染防治方面,13个高风险优先管控地块,除江苏润丽光能厂房、设备暂未拆除,无法调查外,其余12家地块全部开展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目前已完成4家(天成氯碱、东方电子、京华氧化锌3家无污染,振兴煤机1家有轻度污染),年内完成9家的年度目标任务。我县现有原龙固金泰隆化工地块、原大屯振兴煤机地块2家经评审认定的污染地块,均已采取管控措施。固危废污染防治方面,全力推广使用江苏省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将359家产生危险废物企业纳入江苏省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管平台,纳入企业数量居全市首位。从1月至今,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系统内已申报危废产生量38945吨,委外处置利用量35123吨,均已安全处置。重点对全县6家危险废物经营企业开展专项检查,发现危废标志设置不规范、台账记录不完善等一般环境隐患22个,全部完成整改。6家危废经营单位,全部完成了安全风险辨识,编制了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陆续在全县开展15批次生态环境领域安全检查,督促487家企业进行环保设施安全评估,第16批次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现场检查正在进行。

(三)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监管力度。发挥技防全天候监督作用,乡镇空气监测站点实现全覆盖,国省考和入湖河流安装水质自动监测站县污染防治监管平台实现环境线索全录入,问题整改全闭环。发挥人防突击队作用,聚焦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坚持夜间普查、周末巡查、节日必查全年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09起,处罚金额562.72万元,实施查封扣押案件18件,移送公安机关1件。共接信访举报632件,同比去年同期989件下降56.6%其中废气污染投诉282件;废水污染投诉83件;噪声污染投诉251件;其他投诉16案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二、存在问题

一是空气环境质量形势依旧严峻根据省环境质量指标考核体系,尽管县的生态环境质量呈持续改善趋势,但大气污染物PM2.5浓度绝对值仍在全省排名垫底二是水环境质量压力依然艰巨。城区及村雨污混流问题尚未完全彻底解决,汛期国考断面水质下滑风险较大,水质长期稳定达标任重道远。三是监管能力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力量薄弱,执法人员偏少年龄结构老化,能力建设现状与当前新形势、新任务不相匹配,已成制约环保高质量发展瓶颈四是协同机制建设有待加强。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环保责任还需进一步压实,部门和项目统筹协调不够,工作落实还不到位,环境协同治理模式有待完善工作合力尚未形成

三、意见建议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高质量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要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法治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切实扛起生态环保政治责任,保持定力,攻坚克难,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生态环境高质量,经济发展高素质。为此,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是突出问题导向,从严从实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要按照各类环保督察调查巡视问题清单,建立严格的交办、销号、复核制度,解决好整改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聚焦中央督察交办的11件信访问题、省督察53项反馈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问题,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持续加大问题整改力度,跟踪推进交办信访案件办理,加快健全长效机制,做到解决一类问题、消除一批隐患、规范一个领域。

二是聚焦减污降碳,全力打好大气治理提升攻坚战认真抓好工业企业减排,督促指导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深度治理任务,持续推进热电、光大垃圾发电厂等高架源的超低排放改造组织开展排查整治“回头看”和动态管理。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持续攻坚扬尘污染治理,采取针对性措施,重点抓好工地、道路扬尘治理。紧盯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行业领域精准施策,提升重点污染天气管控臭氧PM2.5成效。深入推进移动源污染治理,强化日常跟踪管控,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强化系统治理,持续动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多措并举推动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安全,深入开展10条入湖河道及其支流综合整治,大力实施河湖入湖河道生态修复与整治工程,进一步提升南四湖水源地建设品质,建立南四湖生态保护屏障,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全面抓好市政和农村污水管网排查清淤工作,推进重点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加快实施城区和镇村污水收处提质增效工程,实现城乡污水应收尽收、集中处理、满负荷运转加快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全面梳理涉农断面上游沿线农作物种植分布情况,采取扎实措施消除农业面源污染。深入整改突出水环境治理反弹问题,深入开展城市建成区水体排查,持续巩固城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

四是加强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要加强溯源预警专业队伍建设,科学分析研判全县大气和水环境污染变化,有的放矢制定精准治理方案和系统治理措施。加快推进苏鲁交界地区空气质量监测监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大气传输通道监测站和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测系统,提高外源性大气污染物的预判预警能力。加强监测监控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推动违法行为的智能甄别。深化联合执法工作机制,细化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提升综合执法成效,严厉惩处环境违法行为。

苏公网安备 32032202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