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 页 > 工作报告

关于沛县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来源:沛县人大网 时间:2017-08-31 访问量:

沛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7旬,徐兴常副主任带领财经工委人员,先后到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调研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别听取了汇报并进行了座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上半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市委部署,紧紧围绕“三地一新”、“强富高美”新沛县定位,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全县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1—6月,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64.8亿元,增长8.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3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57.6%;固定资产投资241.26亿元,增长1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66元,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96元,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3.84亿元,增长12.2%;全县实际到帐注册外资完成6700万美元,增长52.1%。上半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财政工作全市第一,其它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一是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良好,一二三产亮点纷呈

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夏粮实现十四连增,新增高标准农田1.5万亩,总面积达到62.6万亩,占比54.1%;高效设施农业1.5万亩,占比超过30%。黄河故道沿线10万亩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徐沛快速通道沿线10万亩优质绿色稻麦产业带初见成效。工业产值稳步增长。工业开票销售收入189.01亿元,增长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0.47亿元,增长13.5%。“5+2”产业实现开票销售收入165亿元,占全部开票销售收入的87.3%。我县获批“中国粘胶纱生产基地县”,为江苏省第一家以纱线生产命名的国家级基地。现代服务业发展快速。服务业增加值135.5亿元,增长9.2%。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40.5亿元,增长20.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30.2%。农村电商交易额20亿元,增长135%。服务外包执行额1898.55万美元,完成市计划的190%,居全市第1位。

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三重一大项目进展顺利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容缺审批”“模拟审批”新模式,积极实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上半年,新增私营企业1042户,新增注册资本总额91.46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3812户,新增注册资本总额5.75亿元;核批单体投资项目238个(其中,工业项目124个,总投资133.34亿元),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同时,强化产业发展引导,成立铝加工、轻工纺织、光伏发电等7个产业指挥部。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0个,总投资287.9亿元。13个市重点实施项目完成投资39.3亿元,215个县重点项目扎实推进。

102个重大工业和服务业项目中,进展较快和正常推进项目71个,占实施项目的81%;69个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建项目中,进展较快和正常推进项目44个,占实施项目的73%。44个农业农村重点项目中,进展较快和正常推进项目40个。14个市重大项目中实施项目13个。

三是招才引智成效突出,创新能力逐步加强

加强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举办“智汇沛县”引才系列活动,相继出台10多个政策意见,发挥产业基金作用。引进20名高层次领军人才,其中“长江学者”2人,“千人计划”创业类1人、创新类1人,“国家杰出青年”2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持续加快。成功获批省级星创天地2家;16家企业纳入省级企业研发机构培育库。强化产学研合作,签订校地、校企合作协议6个,校企联盟18个。新增发明专利申请320件,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7件。金虹钢铁、铸本混凝土获批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达到13家。

四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公共服务进一步均等化

坚持生态立县,走特色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之路。全面开展“263”专项行动,着重改善空气和水环境,限制煤炭使用,整治畜禽生活污染,清除环境隐患。提升城乡发展层次,打造“四位一体”城镇格局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大力推进碧水绕城、城区道路景观绿化等工程。

民生福祉改善,群众获得感提高。居民收入增势良好,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于GDP增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7万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103.62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全覆盖。城市、农村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率分别达84%、77%。

五是财政工作稳步开展,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27.37亿元,同口径减收2.07亿元,下降7%,完成年度预算的 57.6%;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4.29亿元,增收5.99亿元。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4.45亿元,增支2.88亿元,增长5.6%,完成预算的53.1%,民生支出43.5亿元,民生支出占比重超过80%。民生支出和法定支出得到较好保障,保证了重点项目资金的及时拨付。

二、经济运行和财政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实体经济发展不充分,开票销售收入、工业用电量等部分工业指标在全市排名不够理想。

二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依旧严峻。资源环境硬约束不断强化,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任务艰巨;城乡整体环境形象都待进一步提升。

三是社会民生事业建设仍旧存在短板。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仍有差距,富民增收工作亟待进一步破解。

三、下半年工作建议

(一) 进一步围绕目标,狠抓落实,全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要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既定目标任务和市对县考核指标,强化经济工作的组织保障,倒排时间进度,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加大推进力度。重点攻关财税、开放型经济、工业开票等重点指标的跟进落实,确保指标分解到位、压力传导到位,目标完成到位。 

(二)进一步狠抓招商,落实项目,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狠抓招商引资,始终把工业招商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开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集群式招商,努力在龙头“基地型”、配套“补链型”项目上取得突破,全力招引一批对沛县长远发展有支撑力、爆发力、拉动力的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洲业汽车广场、鸿迪轻量化铝轮毂等13个市重大实施项目,强力推进总投资512亿元的102个重大工业和服务业项目,切实帮助项目单位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题,加快培育壮大后续梯队和产业集群。

(三)进一步聚力创新深化改革,着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要围绕创新的平台建设、要素集聚、机制探索、政策激励等关键领域,逐步建立财政对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激发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的积极性,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创新研发,加快形成多方位、多渠道的创新资金投入体系。把深化改革作为增强发展活力的主抓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改革开放内生力,为经济转型跨越注入“深刺激”“强刺激”。

(四)进一步紧抓生态,建强特色,全力突破软实力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把“绿色”作为发展“底色”,主动融入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着力打造“一城好水、两汉源头”城市品牌,积极创建省矿地融合示范区,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大力发展沛县生态经济。

)进一步补齐短板,发力民生,全力提升民生福祉。大力发展民生事业,全面完成78项为民实事工程,加快构建收入调控、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服务、公共交通、公共文化、公共安全等社会建设 “十大体系”,全面补齐公共事业短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进一步培植税源,提高绩效,着力增强财政保障能力。要优化税收结构,大力培植税源,强化重点税源监控,重视“营改增”等财税改革对我县的影响,提高税源控管能力和经营水平。要建立健全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完善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方式,集中财力保基本、保民生、保重点、保发展、促转型,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苏公网安备 32032202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