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 页 > 工作报告

关于沛县“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沛县人大网 时间:2017-06-30 访问量:

县人大常委会社会事业工委 

 

根据2017年工作计划安排,6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兴涛带领下,对全县“两减六治三提升”(“两减”是指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和减少落后化工产能。“六治”是指治理区域水环境、生活垃圾、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挥发性有机物和环境隐患。“三提升”是指提升生态保护水平、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和环境执法监管水平。以下简称“263”)专项行动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察看了部分现场,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听取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 263”专项行动工作基本情况

       263”专项行动是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环保督查要求提出的一项战略部署,县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落实该项工作坚决有力,部署早、行动快,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初见成效,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主要体现在:

    (一)组织体系到位县政府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263”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抽调19名工作人员成立专项办公室,分管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环保局两位副局长任专职副主任,实行集中办公、实体化运作。

    (二)整体方案健全。根据省市工作要求,我县完成了《沛县263”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沛县2017263”专项行动工作计划》及“两减+六治+三提升”共11专项行动方案的编制下发。

    (三)整治工作开展深入。各镇、街道、场(区),各部门均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实施方案。层层压实责任,通过签订责任状将年度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镇(区、场)、街道,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企业。全县联动进行突出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排查重点环境问题155个,各单位结合自身情况分别开展了畜禽养殖、河道污染、铸造业、燃煤锅炉关停或改燃等专项整治。2017年度我县共计划实施重点工程56项,目前开工近半。

    (四)专项行动成效初显。“两减”工作深入开展,整治锅73,削减煤炭消费量约58吨,形成《沛县化工企业名单及“四个一批”清单》。区域水环境和黑臭水体同步治理,碧水绕城工程、新城区河道整治工程和沛沿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入选国家A类项目库,微山湖水源地安全隐患基本消除,新城区5条河道清淤工程完成80%以上。垃圾分类工作启动试点,选定大屯街道安庄村、沛城街道潘阁村等7个行政村开展试点,配置垃圾分类桶3500个,完成安庄村、潘阁村垃圾分类处置设施建设工作。全县关闭搬迁养殖场180家,完成污染治理设施改造畜禽规模养殖场215个。编制完成我县VOCs(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目前已完成32017年度重点VOCs污染防治任务。中央环保督办案件及市委四项督查交办问题9件,目前除天安化工、观茂焦化正在加快施工进度外,其余信访案件全部办结。全县取缔关闭非法铸造企业48家。对前期排查的重点环境隐患问题已办结136个。沛县“一网、一区、三廊道”生态格局已完成生态廊道和核桃基地建设。推行网格化环境监管制度,落实“双随机”抽查机制。完成了生态环境监控平台建设。

    二、263”专项行动工作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宣传动员有待加强。我县263”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宣传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存在一定差距,宣传手段也较单一,群众知晓率较低。行动的决心展现不足,部分责任单位存在畏难情绪,没有深刻领悟到“263”行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行动的开展群众参与不足,“263”行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和现实利益,人民群众认为“263”行动仅是政府行为,个人参与热情不高;对行动的理解配合不足,部分企业、个体户只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生态环保理念仅停留于意识,法律意识淡薄,存在排斥情绪、抵触行为。

    (二)环境隐患多。我县产业以传统产业居多,煤炭消耗大,“两减”任务任重道远。产业层次低,尤其是纺织、塑编产业中的梳棉加工、颗粒加工都属于产业链中的最低层次,对环境污染较大,群众反应也比较多。农业生产化肥农药依赖性强,农业面源污染基数大,潜在的治理成本高、难度大。

    (三)基础设施薄弱。镇级污水处理厂运转率不高。目前全县13个镇级污水处理厂,近半数不能正常运行,有的甚至没法启用;雨污分流管网建设不完备。县城区域雨污分流设施覆盖率不足,镇级区域基本为零,造成城乡水体污染形成黑臭河道;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不健全,城区垃圾中转能力不足的问题突出,垃圾分类处理中心亟待建设。诸如此类问题存在比较多。

        (四)畜禽污染较突出。我县畜禽养殖业近年来快速发展,规模养殖比重不断增加,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但部分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不完善,或者没有处理设施,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农村污染的重要来源。

        (五)执法力量不强。263”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环境监测信息化要求高,环境信访投诉批多量大,突出问题曝光频次多,上级督查督办问责严。相较而言,专门环境执法人员少,执法设施不足,执法人员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三、263专项行动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要在全员发动上下功夫。263”专项行动是系统性、持久性、改善我县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工程,而群众环保意识相对落后,尤其是牵扯到个人利益更是有所抵触。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媒介,播放专题视频,制作公益广告,正面典型宣传、负面典型曝光,借助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例,大力宣传“263”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引导干部群众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只有上至党员干部,下至普通群众的环保观念转变了,真正认识到“青山绿水就是生产力”,并且身体力行,“263”专项行动才能取得长久实效

    (二)要在源头治理上下功夫。狠抓源头治理,要在雨污分流、污水处理厂、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心等的建设、投入上狠下功夫,对污染来源分类施策,逐步消除现有污染。强化产业价值链治理,运用好区域产业政策法规,在上中下游全产业链、产业盈利模式上下苦功、找方法、狠治理。在顾全局大局的同时,也要注意尊重和保护企业或个人的合法权益。注重环境隐患防控,要在产业转型规划、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上早谋划早行动,建立区域产业绿色壁垒,引导集约高效绿色农业发展,避免产生新型污染源、严控原有污染规模。

    (三)要在强化执法上下功夫。要坚持重典治乱、铁拳铁规治污,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始终保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要重点打击偷排直排、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故意不正常使用治污设施超标排放、伪造或篡改环境监测数据、污染源在线监控弄虚作假等恶意违法行为,对所发现的以上违法行为,要做到从严、从快、从重处理。

    (四)要在加大督查追责上下功夫。要把县纪委党风廉政建设的好的经验做法借鉴到263”专项行动上来,抽调专门人员,组成环保巡查组,到各镇驻地逐一排查,注重寻访线索,通过暗访、群众举报,查清问题,及时发现环境隐患,责任追究到人。通过督查、督办、考核、问责机制,让压力层层传递下去,形成不敢污、不能污的良好风气,给“263”专项行动创造一个良好的整治氛围。

    (五)要在形成长效机制上下功夫。263”专项行动不单单仅限于完成省委、省政府交办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要给群众一个水清、天蓝、空气清新的绿色环境。“263”专项行动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把督查、督办、考核、问责机制作用发挥出来,要把“263”专项行动六家牵头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乃至于各镇村力量聚集起来,凝心聚力,做好各项工作,让我县“263”专项行动步伐走在全省前列,给领导,更是给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苏公网安备 32032202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