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纵横
凝心聚智显担当 履职创新出成效
来源:沛县人大网 时间:2021-02-28 访问量:
——县人大常委会2020年工作回眸
一年来,沛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依法监督、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不断探索创新监督方式,丰富监督内容,增强监督刚性,提升人大监督实效,彰显人大的担当和作为,各项工作位居全市前列。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定力。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人大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凝心聚智,履职担当,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心聚力战疫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县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积极动员,多措并举,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发出《沛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致全县五级人大代表倡议书》,号召全县1450余名五级人大代表,带头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主动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各级人大代表共捐款730余万元,捐赠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折款合计280余万元,为我县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快速复工复产贡献人大代表力量。依法行权定大事。常委会紧扣县委中心工作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及时把县委的决策转化为全县人民的意志。一年来,先后作出了《关于“美丽沛县”建设的决议》《关于批准县政府修改沛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的决定》等13项决议、决定。指导13个建制镇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代表票决,并对产生的121件民生实事项目监督推进,成效显著。在认真总结两年来镇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沛县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办法》,并积极配合县政府开展好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工作,形成20个候选项目,提交县人大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票决出16项。为推进县政府高质量完成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县人大常委会成立了民生实事票决项目监督领导小组,制定并印发了《沛县人大常委会关于监督县政府民生实事票决项目推进工作方案》。严格程序抓任免。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有机统一,严格执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拟任职发言、颁发任命书、向宪法宣誓等法定程序,增强干部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公仆意识,更好地依法办事、依法履职。一年来,共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2名,充分保证了县委人事决策部署,在人大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
搭建履职平台,拓宽履职渠道。为更好地搭建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促进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行职责,县人大常委会持续拓展代表履职平台,架起“51773”式履职平台框架,打通了人大代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代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建成5个代表履职基地。履职基地是县人大常委会为助推全县社会建设创新搭建的代表履职新平台。基地集聚懂政策、善谋划、会落实,具有社会建设和服务经验的不同层级专业人大代表,利用自身优势和专长,以“解剖麻雀”的方式,通过驻点调查、集体研判、形成建议、总结经验,帮助解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去年共建成了5个代表基地,分别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牵头,人大5个工委具体负责,全年共开展活动17次,先后提出建议意见78条,帮助企业及基层解决问题46个。 17个代表之家提档升级。全面提升各镇(街)代表之家信息化水平,实现与县人大信息中心互通互联互动。每月10日的代表接待选民活动日,常委会组织委员在信息中心通过视频连线对全县所有代表之家活动情况进行实时监督,线上指导活动开展,促进了代表接待选民工作向纵深发展。73个代表工作站全覆盖。在常驻各级人大代表4人以上的行政村和社区,建设完成73个人大代表工作站,围绕村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建设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事项,组织代表参与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切实发挥人大代表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内容丰富,亮点纷呈。345名县人大代表在2020年“两晒一评”活动中,对上榜公示的1035件承诺事项全部完成,帮助基层解决一大批工作难题。
创新监督载体,增强监督质效。县人大为汇聚监督力量,攥指成拳,同向发力,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有力推动了全县人大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高水平建设人大信息中心。县人大大力加强代表履职平台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促进标准化、以标准化引领规范化,高标准建设人大信息中心。围绕地方人大“三权”职责,按照“资源整合、功能聚合、工作融合、全省一流”的目标要求,本着尊重工作实际,基于现实需求,集思广益,最终形研发了各具特点、各司其职的“一网六平台”工作流程,引领沛县人大信息化建设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人大系统的前列。信息化建设工作特色鲜明、功能互联、监督有力、实用性强,在规范机关管理、优化履职环境、发挥代表作用以及促进人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提升新时代人大工作科学化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线监督氛围浓厚。县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信息化工作平台的优势,认真开展在线履职,通过代表履职平台积极向党委和政府建言献策、及时反映群众需求。不断更新提升“代表发现”、“代表巡河”等代表履职平台的软件内容和运转质量,“沛县人大”手机APP实现了对代表各类履职活动的自动计分、即时排名。通过“传、交、办、督、反”一体化的线上线下工作程序,形成了“代表即时发现问题、人大及时交办问题、政府限时解决问题、人大随时督办成效、部门定时反馈结果”“五时连环”工作机制,促进了一批民生问题及时有效解决,激发了代表运用信息化手段履职的热情。全年“代表巡河”开展7507人次;“代表发现”上传问题13300条,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办理,办结率达95%以上,为我县文明城市创建高分通过省级验收作出重要贡献。各级媒体对我县“代表发现”工作给予宣传报道,“学习强国”也予以全文推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铁根来沛调研工作,对我县人大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市人大将沛县经验推广全市;《江苏人大调研》专期刊发了我县人大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经验;全国人大调研组在江苏调研,我县作为苏北唯一一家县级人大受邀到会介绍信息化工作经验。代表建议办理质量高。常委会认真抓好代表建议意见的办理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督导督办,把督办工作贯穿于委员审议、代表视察等具体活动中,对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以来代表提出的172件建议意见,实行现场督办和跟踪督办。对部分重点建议,通过“开门办理”、代表评议、书记、县长领衔督办、相关副县长及有关部门认真承办等方式,在规定时限内代表建议全部办结,切实解决了一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要事,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代表满意率达99.7%。
转变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刚性。 注重建章立制。制定出台《沛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委员会与对口单位联系试行办法》,明确各工委联系范围,推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更好行使职权。制定出台《沛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包挂镇、街道实施办法》,进一步密切与镇、街人大的联系,加强工作指导,联动开展工作,全县人大工作整体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转变监督方式。常委会开展调研、视察、执法检查、询问、评议等活动,坚持问题导向,把监督的重点放在工作没完成,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形成问题清单,交由县政府整改,人大跟踪督办,变以往“活动结束即人大监督工作结束”为现在“活动结束即人大监督工作开始”。特别是针对县委工作重点、全县群众期盼,盯牢不放、一抓到底。根据监督主体、监督对象、监督重点,常委会灵活选择监督方式,努力把专项监督和综合监督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人大代表履职基地,发挥具有专业特长的人大代表作用,参与各工委的工作监督,实现了“专业事由专业人干”,目前各工委选配常驻基地的专业代表都在20人以上。调研成果丰硕。常委会把调查研究作为人大工作的履职基本功,先后调研并形成了《沛县污水处理尾水排放及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加快推进微山湖周边革命老区县域协同发展的调研报告》《关于医养结合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关于农民集中居住社区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关于2019年度县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调查报告》等9篇高质量报告,4篇报告受到县委吴昊书记批示,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沛县人大常委会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思考》获省人大常委会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监督刚性凸显。县人大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四不两直”要求,开展网上监督,线上视察、督查。一年来,通过开展了“放管服”改革专项工作视察评议推动了101项政务服务事项向镇村延伸;对14家部门开展工作评议,对1名副县长,18名员额法官、检察官开展履职评议,促进了干部勤勉履职、依法办事;四年四次水环境治理工作专题询问会,推动全县水环境治理,“人大问水”成为叫响全市人大系统的特色监督工作品牌;组织代表对医疗保障、“健康沛县”建设等6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视察,提出意见建议,促进民生福祉改善,兜牢民生底线等。综合运用审议专项报告、视察调研、持续跟踪督办等监督手段,有力推动了“一府一委两院”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
虽比高飞雁,犹未及青云。新时代赋予了人大工作新任务、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充满新期待、民主法治建设对人大工作提出新要求,县人大常委会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将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践行初心使命,接续奋斗,再攀新高。 (王海峰)
- 上一篇: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参加法院执行活动
- 下一篇:“代表巡河”有了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