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 页 > 工作报告

关于全县创建示范家庭农场情况的视察调研报告

来源:沛县人大网 时间:2021-10-21 访问量:

县人大常委会视察调研组

 

近年来,沛县人大常委会通过设立“护航农场”平台,积极实施“护航行动”,有力有效助推家庭农场不断发展壮大。日前,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兴常带领部分市县人大代表实地察看了沛县桃润源家庭农场、沛县杨守现家庭农场、沛县大屯镇合智谷物种植家庭农场、沛县祥瑞粮食种植家庭农场等2021年我县新创建成功的部分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建设情况,在认真听取专项工作汇报、面对面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意见。现将视察调研情况形成报告:

一、工作开展情况

    县委、县政府通过“政策扶持、创树品牌、典型示范、深化服务”等有效举措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以示范家庭农场创建为载体,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商品化经营,日益成为全县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促进农产品稳产保供的重要力量。目前,全县共培育家庭农场2646家,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486家,其中,省级示范农场60家,市级家庭农场129家,县级示范农场297家示范农场占比为18.4%,位居全省前列。

(一)政策引导,规范创建。在《关于创建县级示范家庭农场的意见》(沛委发〔201530)文件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调整建设规模、优化认定条件,印发了《沛县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实施方案》(沛委农办〔20211号)、《沛县县级示范家庭农场评定和监测办法》(沛农规〔20211号),明确了示范家庭农场创建的原则和标准,规范了创建程序和要件,制定了示范家庭农场动态调整和监测的流程等,有力推动了示范家庭农场有序、规范发展。今年上半年共创建沛县秋爽家庭农场等24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沛县桃润源家庭农场等1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沛县协心家庭农场成功入选全省示范家庭农场案例。

(二)动态监测,提升活力。实行动态管理,依据规定对示范家庭农场每两年监测一次,对监测不合格的农场,取消示范称号,同时递补相同数量的示范农场。根据镇级申报,县级复核,名单公示等程序,今年对全县县级以上示范农场进行了全部监测,取消了1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0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52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家庭农场有进有退,提高了示范农场发展活力,促进了示范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三)夯实基础,规范管理。摸清全县18个镇(街、场)家庭农场基本情况,建立示范家庭农场电子信息台账,即时更新家庭农场名录系统信息。目前,家庭农场名录系统信息4223家,家庭农场2646家,规模经营户1577家,录入数量位居全市第二。在规范“三簿”(财务收支记录簿、生产销售记录簿、家庭农场培训登记簿)的基础上,重新修订梳理一批规章制度,提高示范农场管理水平。推广使用家庭农场随手记app,目前,已有421家农场下载了家庭农场随手记app,强化了示范农场成本意识,提升了农场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

(四)组建联盟,抱团发展。采取政府引导、区域联合、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分类实施的办法,将分散的生产经营力量聚合,以为农综合服务为载体,统一农资配供、统一技术标准、统筹作业服务、统一创树品牌、统一对外销售,带领家庭农场抱团发展、提标提质、对接市场、节支增效,为进一步开拓市场,开展打造品牌等经营性活动奠实了基础。全县共培育家庭农场服务联盟61家,其中粮食类40家,园艺类21家。通过协心家庭农场联盟、五段镇“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等一批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降低了农资购买价格,提升了农产品品质,畅通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从而增加了示范家庭农场的经营收入。

)落实扶持,强化保障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县政府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实施种植、生态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等高效规模农业项目和获批“两品一标”进行奖补。2020年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每家奖励3万元。2021年安排72家规模适度、运营良好、示范带动强的示范农场予以财政支持。二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搭建“金农对接”平台,开发“润农金”、“苏农担”等金融支农产品,截至目前,全县共累计发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260笔,为农户及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贷款1.2亿元,有效缓解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三是深入推进农业保险。继生猪价格指数保险、露地旱生蔬菜价格指数保险、水稻收入保险落地后,县农业农村局联合财政局、人保财险沛县支公司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 “保险+期货”的农业保险创新探索,并成功开办鸡蛋期货价格保险。20214月19日,人保财险沛县支公司与沛县安国镇刘庆海养殖场成功签订全市首笔鸡蛋期货价格指数保险,为养殖场50吨鸡蛋承担风险保障近50万元。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工商登记注册家庭农场手续较繁琐。让农民提供房屋安全鉴定意见或报告作为农村经营场所开业或营业手续的前置条件,一定程度影响了农民工商登记的积极性。

(二)部分设施用地指标难落地。一些家庭农场需要建设仓储、冷库等,但很难找到建设用地,影响了农场进一步扩大规模。

(三)家庭农场收益难保障。种子、农药等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涨,人工费、农机服务等费用也涨幅明显,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成本逐年增加,家庭农场的利润逐年被压低,对从业者的积极性造成很大影响。

(四)农场主经营能力需提高。我县农场主的原始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以初高中为主),继续教育又缺乏系统性,运用科学生产和先进管理手段来经营农场的能力明显不足。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聚力完善政策,促进发展。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农业补贴、资金奖补、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强扶持;坚持“依法有序、自主自愿、稳步推进、风险可控”原则,鼓励农发行、农商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降低家庭农场融资门槛,降低融资成本,重点解决家庭农场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继续深化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鼓励保险公司加快推进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试点,不断增加农业保险险种,并扩大其覆盖范围,提高农业保险额度,为家庭农场提供更全面、更有力的保障。

(二)聚力强化服务,助推发展。发挥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职能,在农技推广、动植物防疫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为家庭农场提供技术支撑与专业服务;引导经营性专业化服务组织,为家庭农场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作业、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等服务;鼓励工商企业进入农村、投资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家庭农场实现合理分工,实现农业增质增效。

(三)聚力联合合作,共同发展。提升“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组建直属式、契约式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相对稳定、相互协调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定购销关系,降低家庭农场运营的市场风险,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聚力品牌创建,提升价值。引导农场开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认证,制定地方标准和原产地认证,促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事业稳中向好、稳中向优,擦亮沛县特色农业产业“名片”。有效提升全县农产品的品质和品牌效益,为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积极作用。

(五)聚力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大力开展继续教育、专业技能培训,突出农民田间实践教学、外出参观教学和职业技术培育等方式,加快培养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步伐;鼓励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务农创业,积极投身示范农场创建活动,力促示范家庭农场成为农民收入的增长点、产业兴旺的着力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试验田,加快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产业化、科技化进程。

苏公网安备 32032202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