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
关于赴常山、龙游学习人大信息化水环境监督工作的考察报告
来源:沛县人大网 时间:2019-08-21 访问量:
县人大常委会事业工委
6月17日-21日,历时五天,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吕高骥带领调研组先后赴浙江衢州市常山和龙游两县考察人大信息化监督治水工作。不避风雨,无惧酷热,调研组每日跋涉万余步、深入治水现场、广泛交流座谈,充分了解两县人大开展信息化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现将考察两县人大信息化水环境治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常山、龙游两县人大信息化监督水环境治理背景
(一)浙江省:
在2013年年底,浙江作出了“五水共治”的决策部署:宁可局部暂时的舍弃,每年以牺牲1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速为代价,也要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决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自此,浙江全面吹响了实施“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冲锋号,打响了消灭“黑臭河”“劣V类水”的攻坚战。采用上下联动、齐抓共治,精准施策、标本兼治,改革创新、常态强治等方法措施,至2017年劣V类水质断面全部完成销号,提前三年完成国家“水十条”下达的消劣任务,2018年启动“美丽河湖”建设行动,并将其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治水工作的纲领。
(二)衢州市治水模式
1、全流域生态化河道治理模式。按照全流域生态化治理理念、着力构建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联动治理、联动保洁、联动巡查、联动考核机制,突出河道的生态修复保护。建立“流域河长制”,开展全流域禁养、全流域治污、全流域清淤、全流域拆违、全流域保洁、全力恢复和增加生态、景观 、休闲功能。
2、“1+5”基层治水体系建设。为推进基层治水规范化、常态化,衢州市制定了《关于加强衢州市基层治水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全省首创“1+5”基层治水体系。其中,“1”指组织责任体系,“5”指科学治理体系、长效管护体系、全民治水体系、运维保障体系、督考问责体系。通过基层治水体系建设,初步实现了基层治水组织网格化、保洁一体化、巡查常态化、筹资多元化、督查标准化,推动了基层治水从“被动治水”向“主动治水”、从“突击治水”向“长效治水”、从“干部治水”向“全民治水”转变。
3、智慧环保实战化动作环保执法监管模式。衢州通过省智慧城市试点—智慧环保项目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借助环保大数据建立起了覆盖全市的环保预警监控体系。衢州智慧环保实行24小时值班,实战化动作,当有异常情况,平台自动发送预警短信,环保执法人员通过便携式手持移动执法终端,第一时间处置。
4、河长履职手机APP智能化管理模式。衢州市结合“五水共治”信息化作战指挥系统建设,开发并推广河长手机APP系统。通过该系统,各级河长巡河检查、公众举报受理,接受上级“河长”指令和整改反馈等履职信息实时上报“五水共治”作战指挥平台,实现智能化动态管理。
5、县区部门联动包村治水模式。有关县区按照“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联户”的思路,采取定目标、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提档次的“四定一提”目标管理责任制、厘清乡镇、部门、行政村治水权责关系,建立三级联动共建,开展责任目标跟踪考核,责任捆绑共担,形成部门包村治水工作合力。
6、乡镇交接断面水质监测考核机制。衢州市在全省率先对全市103个乡镇(街道)144个交接断面进行每月监测考核,结果在媒体上公示,并对连续三次不达标的乡镇领导实行集中约谈、考核结果列入百个乡镇分类争先考核、“五水共治”考核。
7、治水工作督查通报机制。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治水督查考核机制,其中市对八个区、县进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每月排名在市内所有媒体上公开公示,做到治水工作家喻户晓,压力层层传导。
(三)常山全民治水模式
常山县主动借势,统筹力量,以县级河道和乡(镇、街道)行政区域为单位,建立“骑行河长”与“老骥常青”巡河队伍。
基本情况。目前,常山县共建立县级河道“骑行河长”队伍26支、乡(镇、街道)“骑行河长”队伍14支,参与人数已超2000人。同时,组建552支“老骥常青”河长服务队伍,将有时间精力、责任心强、熟悉河道等条件兼备的2650余名老同志吸纳到队伍中,对河长制进行了补充,推进常态化、全民化治水。
实现民间线上巡河。在剿劣大会战中,常山县广泛运用钉钉提升治水剿劣成效。建立了“老骥”治河钉钉工作群、“骑行河长”巡河钉钉工作群,即时互动,分享水体巡查情况,及时反映汇流乡民治水意愿。为了破解巡河率低下的问题,常山主动与阿里巴巴钉钉团队对接合作,整合现有资源,创建了全国首个“阿里巴巴·钉钉·河长”巡河平台,实现有信号便能稳定巡河的目标。
加强民间线下巡河。周末、节假日常态化开展巡河活动,“老骥”队员每月2次(每月农历15日、月末)为了重点整治管护好小微水体,在三级河长、塘长的基础上,将全县划分为15个大网格,192个中网格和932个小网格,全面设立小微水体网格长,实现水体监管的全覆盖、无死角,还建立了挂号销号、预警管理、有奖举报处置等三项长效机制。
二、人大信息化监督治水的发展历程、特点及成效(以常山县为例)
随着浙江全省“五水共治”的深入开展,监督治水已经成为常山县各级人大代表的常态化监督内容。2018年起,围绕剿灭劣V类水和生猪养殖整规工作,常山县人大常委会主动参与、积极融入,开展了“一塘一场一代表”挂联监督巡查活动。通过多形式全方位组织代表参与监督视察,助力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走出了衢江市人大信息化监督治水的“先行先试”道路。
(一)线下监督的建立。线下监督体系的建立和良好的运行是建立线上监督的前提。按照就近就便、突出重点的原则,安排挂联代表,县、乡两级代表382名共联系422个塘和115个养殖场,实现了定人定点的全覆盖监督巡查。同时,制定了“一塘一场一代表”监督巡查制度,全县所有塘库、养殖场全部列入代表巡查监督范围,并且根据环境污染程度,将小微水体和养殖场划分为三个不同类别,实行分类巡查,即一类对象每旬至少巡查一次,二类对象每两周至少巡查一次,三类对象每月至少巡查一次,确保代表监督治水制度化常态化。
(二)线上监督的探索。线上监督是对线下监督的深化和评价。常山县信息化监督治水应用的开发建设改进经历了如下历程。
常山县信息化监督治水1.0版本。根植衢州市智慧人大履职APP,常山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与乡镇“四个平台”(综治工作平台、便民服务平台、综合执法平台、市场监管平台)的结合文章,开启了“一塘一场一代表”信息化监督治水之路。通过前期广泛调研,结合乡镇“四个平台”建设,确定了信息化条件比较成熟的同弓乡作为常山县代表信息化监督治水试点乡镇。同弓乡人大在“四个平台”设置了代表监督专线,建立微信、钉钉群“代表爆料栏”,代表们将巡查塘库、养殖场发现的问题及时反映给网格员,由乡全科网格员上报至“四个平台”,再由综合指挥中心转交乡人大办公室,由乡人大办公室根据事件类型转交对应的平台,实行业务归口,信息化传递,极大提升了处理事件的效率。2017年9月-2018年1月初期间,同弓乡收到代表上报的问题57件,交办处置率达100%,为人大代表信息化监督治水塑造了初始模型。试点过程中,逐步建立完善了分类巡查、交办、反馈等系列制度。
“同弓”模式相较于传统的监督治水模式,监督效率大大提高,但由于技术原因,未能打通浙江省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和“四个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换通道,当时采取了“人工传递”的形式实现数据流转。县、乡两级人大落实专人担任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和“四个平台”信息员,信息员经乡镇(街道)授权注册“四个平台”账号,每天收集代表上报的问题,并手动将问题事项上传至“四个平台”。问题反馈后,“四个平台”会及时将问题交办给相应责任单位或干部办理。流转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人大信息员都能在“四个平台”系统中查看得到,并且及时将办理结果反馈给上报问题的代表。办理结束后,代表还会对问题的解决情况开展复查,并且通过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对处置结果进行满意度评价。简而言之,这一阶段的信息化就是通过中间一个人工流转的环节实现的,这是1.0版本的信息化。
常山县人大信息化监督治水2.0版本。2018年1月初,通过不断对接、调试,常山县人大常委会终于成功开发出代表履职服务平台监督治水模块,打通的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和“四个平台”的信息交换渠道,实现了问题上报、流转、办理、反馈全过程在线流转,信息化监督治水迈入2.0版本。代表只需一只安装有代表履职服务平台(人大代表监督治水系统)APP的智能手机,将巡查过程中的照片及对现场情况的判断上传到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即可,可以直接通过数据交换将巡查信息传送给“四个平台”,问题在“四个平台”系统内流转、处置,并将相应的动态信息反馈给代表履职服务平台。代表可以随时查看问题的流转及处置结果。整个流转处置过程全部在线上完成,代表反映的单个事件,从事项上报、交办、承办、反馈、评价等各环节,在“四个平台”以及代表履职服务平台都有记录,真正实现了全过程信息化。
(三)线上监督的特点。
1、网格化监督体系,实现无死角监督。县、乡两级代表382名共联系422个塘和115个养殖场,实现水体监管的全覆盖、无死角。巡查提醒功能,根据不同类别水体判定,如果代表未按时巡查,APP将提醒代表在规定期限内巡查。巡查时APP自动生成实时运动轨迹,并存档公示。巡查描述标准化,巡查时代表根据界面列出的内容进行“有、无”“是否”的选择,减轻代表负担,也避免笼统描述。
2、多平台搭接,一事一考核。人大APP核心功能在于搭接“四个平台”(综治工作平台、便民服务平台、综合执法平台、市场监管平台)。在人大APP内发起巡查,形成问题交办单,将问题链接交办“四个平台”。人大APP不再处理办理过程,只负责收集传送问题,接受处理办理结果,实现代表履职评价。代表的评价归人大APP,问题办理的考核归四个平台,“一事一考核”,避免政府再次制定对代表发现问题办理情况的考核办法,实现原渠道内考核。
3、好的APP关键在使用。监督治水系统应用后,培训、使用、推广工作迅速展开。首在机关培训。常山县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召开乡镇(街道)人大(工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培训,熟练掌握系统运用。重在镇级人大培训。各乡镇(街道)人大(工委)组织辖区内各级代表学习《常山县各级人大代表“一塘一场一代表”信息化监督治水制度》等相关制度,掌握手机APP进行巡查、记录、上报等一系列操作方法。加强业务指导。常山县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分赴各乡镇(街道),上门进行“一对一”辅导,现场操作演示。今年县人代会期间,组织全体代表开展了专题学习培训,确保县人大代表一个不漏熟练运用。强化领导督查。为实现“一塘一场一代表”信息化监督治水全覆盖,县人大常委会还专门成立了5个督查组,分别由常委会领导带队,到各乡镇(街道)进行督查,推动各乡镇(街道)严格按照要求巡查监督到位。
4、履职巡查通报定时更新。将监督治水巡查情况纳入代表履职评价中。各乡镇(街道)人大(工委)定期汇总代表履职情况,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通过代表履职服务平台每月对代表监督治水行为进行综合考评,并予以通报。
(四)线上监督的成效。进一步促进代表线下履职。自2018年1月初以来,410名在常的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全部安装了监督治水系统,并参与巡查监督,上传巡查记录660余条次,反馈问题76件,平台处置率100%。进一步促进治水落实向细。通过人大APP,有效解决了一批影响水生态的问题,有力推动了全县水环境整治提升工作。
三、几点启示
(一)要寻求与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主要目标的一致。基础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目标制约着人大监督的实际效果。良好的实际效果是上信息化监督的前提和条件。脱离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主要目标搞信息化可能存在代表-人大-政府(部门)工作上无法形成正向激励的循环。自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一直作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但现实的考核奖补政策、财政状况、产业结构制约着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能否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标。
(二)要充分拓展现有代表履职APP的模块功能,减少开发耗费和使用难度。沛县人大履职APP已经上线运行。监督治水可以成为沛县人大履职APP其中的一个子模块,以减少开发时间和成本,降低使用难度,减少使用者的抵触可能。
(三)要充分利用政府现成的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实现对部门单位原有渠道内的督促考核。常山县人大监督APP几经周折才实现与“四个平台”的线上搭接,实现了问题上报、流转、办理、反馈全过程在线流转,真正做到了全过程信息化监督治水。我们在开发监督治水模块时,应当充分考虑与我县综治平台和河长制APP等现有平台和数据库搭接的技术难度,采取积极稳妥、便捷高效的处理措施,最大化利用原有平台问题处理和评价考核的流程。
(四)线上是对线下工作的监督和评价,但不能完全替代了线下工作。只有成熟的、被广泛认可的线下工作流程才具备移上线上办理的可能。线上流程需要更好的逻辑自洽,需要更明确的责任划分。线上办公更需要线下的制度和规则保障。为更好地实现信息化监督治水,需要制定和出台配套的工作制度和实施方案。虽然监督治水常规工作已经驾轻就熟,但我们还缺乏关于人大信息化工作实施的制度和方案、代表联挂河塘和养殖场分配方案,推行线上监督的探索实践任重道远。
(五)APP是来用的,好的APP开发要留足弹性,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人大工作信息化已经在路上。预算联网监督平台统一开发就是很好的例子。但其他方面工作的信息化还未就绪。在开发沛县人大信息化系统时,应当考虑后期与上级人大和政府大数据平台可能的信息共享和数据对接,要留出接口,简化APP功能,去除繁复,不求全贪多,留有改进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