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 页 > 工作报告

关于全县家庭农场融资情况的调查报告

来源:沛县人大网 时间:2019-12-04 访问量:

今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农经工委先后到县农业农村局、县汉润公司、张寨镇、鹿楼镇等处开展全县家庭农场融资情况的调研工作。现形成调查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3年中央文件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后,沛县高度重视家庭农场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为解决“未来谁来种田”问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近年来,全县将家庭农场作为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商品化经营的重要载体来抓,始终坚持规范土地流转、强化培育指导、推动创业创新的发展思路,不断促进家庭农场多行业、多领域、多层次发展。全县家庭农场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经调查统计,目前,18个镇(街道、场)共注册各类家庭农场2012家,其中粮食类999家、园艺类725家、畜牧类97家、水产类51家、种养类127家,其他13

(一)制定完善扶持政策,推动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培育扶持家庭农场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家庭农场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文件,于201412月、201510月分两批组织共计31名家庭农场主赴日本学习考察了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有力促进了家庭农场健康有序、规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县农经部门共统筹各级财政资金478万元用于扶持30家家庭农场的基本农田建设、种养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产品质量认证和优势品牌培育,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领域和环节的设施设备投入;对43家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土地流转项目进行了补贴,共计147万元

(二)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带动家庭农场发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县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工作。按照经营规模集约、配套设施完善、经营管理科学、生产技术先进、质量安全保障、风险防御可控、生产环境生态、综合效益突出等八条认定标准,经农场申请、镇村推荐的拟创建示范家庭农场进行现场逐个审核、查验、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鉴证、保险公司出具证明、县政府网上公示等。全县共认定县级示范家庭农场395家,县政府对认定的县级示范家庭农场每家给予3万元的创建表彰奖励。

(三)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助推家庭农场发展增效。随着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加快,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沛县农业金融需求日益旺盛。近年来,针对家庭农场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沛县加大支农惠农力度,积极创新“两权”(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模式,搭建“金农对接”平台,首创土地流转贷款“沛县模式”。2016年印发《沛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沛政办发〔201672号),县财政出资2000万元作为风险担保资金,与农商行、邮储银行、农土公司等多家金融单位,开发了 “金农贷”、“兴农贷”、“润农金”等金融支农产品。2017年至今,各家金融部门为全县家庭农场贷款1万余宗,贷款金额近10亿元,较大程度缓解了家庭农场融资难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调研组在充分肯定我县家庭农场发展成效的同时,也毫不讳言指出了目前我县家庭农场存在的制度不完善、缺乏现代专业农民、融资困难等发展障碍,尤其是融资问题亟待解决。

(一)资金缺口大。一些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全过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一些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成立家庭农场,高昂的土地租金付出后,流动资金所剩无几,加之没有多少可抵押的资产,能拿到手的贷款额度小,无法解决其发展所需资金,限制住了不少家庭农场的发展步伐。

(二)融资期限短。家庭农场为了提高生产能力,获得好的经济收益,固定资产投资必不可少,如土地整理、温室大棚、仓储设施、机械设备等,投资后需要较长时间(2-3年)才能回本盈利,因此资金需求期限较长。而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期限基本为1年,与农场主需求不一致,导致农场主还未产生收益就要面临巨大的还款压力,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场主融资的积极性。融资期限太短,不足以支持家庭农场长期发展投资。

三、几点建议

(一)继续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全县还要继续把扶持家庭农场作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抓手,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积极营造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浓厚氛围和舆论环境,制定出台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相关政策,重点在资金、技术、税收等方面给予家庭农场倾斜和优惠,及时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鼓励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鼓励金融机构为家庭农场提供“绿色通道”、“阳光信贷”等针对性的服务,降低家庭农场的融资门槛,制定更加优惠的补贴政策,努力将贷款率降至最低限,降低其融资成本。要民有所需、我有所应,适当延长放款期限,增加抵押物范围,放宽至包括农村房屋、农机具、机器设备、厂房,农业保险单等多项内容,在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

(三)强化保障服务体系的建设。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强化新型农业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家庭农场应用新技术、引进优质高产新品种、种养新模式,开展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增加保险险种,搞好农业保险服务,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用好市场的调节功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为家庭农场发展保驾护航。      (蒋正亭)

苏公网安备 32032202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