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 页 > 工作报告

关于杨屯镇孔欢屯社区管理创新工作的调研报告

来源:沛县人大网 时间:2020-05-07 访问量:

县人大常委会社会事业工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根据2020年沛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计划,420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贺伟带领社会事业工委相关人员到杨屯镇孔欢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孔庄、欢口、后屯的村支部书记,驻村干部及部分镇村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座谈交流,详细了解基层自治和社区治理的创新做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杨屯镇孔欢屯社区由孔庄、欢口、后屯三个村合并而成,社区内共110幢楼房,一万一千余人,2015年搬迁完成工作。三村村支部统一在杨屯镇孔欢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同时,社区物业工作全面实行市场化运作,由同一家物业公司负责管理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和维修等工作。

(一)政策统一,畅通沟通机制

由于孔庄、欢口、后屯三个村集中搬迁安置后同住一个社区,所以在政策执行、思想宣传等方面,三个村必须沟通协调一致,共同做好基层社区管理工作。同时,孔欢屯社区成立“协商议事会”和村居微信群,共同商量讨论社区事务和相关决定,协调处理村组集体资产过渡和管理激发了广大村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增强村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还能增强社区凝聚力。如2019年底,某村户农民因重疾急需资金救治,三村共同发起捐款献爱心活动,共捐助资金七万元。

(二)公开透明,自觉接受村民监督

杨屯镇孔欢屯社区专门开发了社区公示手机APP,每一个村民都能够登陆查看社区的财务使用情况,了解社区发展动态,社区自治民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每个村安排3个网格员,1个网格长,随时将发现问题上报解决,确保实现社区管理全覆盖。群众监督力度增强的同时,也倒逼村干部的素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环境优化,村民生活习惯改善

村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孔欢屯社区自2015年集中搬迁以来,随着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一系列环境整治工作、卫生健康宣传工作的开展,老旧的生活用品和家具农具及时得到清理,村民卫生习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四)发挥社区作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杨屯镇在孔欢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规划建设“村史馆”,记录孔庄、欢口、后屯三个村庄的发展变迁史,打造社区文化中心。在孔欢屯社区内,张贴村居文化建设的标语,加强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娱乐文化宣传氛围营造,让村民们直观地感受到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同时,为丰富村民们的文娱生活,社区自觉建立多个广场舞舞蹈队、太极健身队等团体,村民利用闲暇时间相约一起跳舞健身,还通过规模化排练优质舞蹈,在社区联欢会表演展示,进一步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存在问题

一是集中管理模式还需进一步探索。村民集中安置到新型社区居住方式转变势必带来管理方式的改变,孔欢屯社区管理的体制还未转型完成。拆迁农民与村集体经济还存在着割不断的联系,经济的收益分配在村里,不愿将户籍、党组织等关系与原村组织脱离,从而使居民既要接受社区的管理,又要接受村组织的管理,存在“多头”管理,给社会管理和群众办事都造成极大不便。

二是当前社区突出问题还需妥善解决。杨屯镇由于市政统一规划建设,燃气管道统一交由一家公司安装建设,但管道建成后,燃气公司为避免风险,要进一步检验整改,截止到目前,孔欢屯社区的燃气接通使用问题仍未合理解决,部分村民为了节省生活成本选择到山东交界地购买液化气罐,存在安全隐患。关于吃水问题,孔欢屯社区不收取村民费用,且一直吃的是地下水,地表水吃水和收费问题还需等兴蓉水务接管后再讨论解决。关于社区雨污分流问题,大多数村民还存在阳台安装洗衣机现象,造成雨污混流,影响河道水质。关于规划建设村级公墓,三村原址处于采煤塌陷区,160余年的老陵较多,集中居住后,迁陵问题迫在眉睫。

 三是社区管理经费缺口较大,财政入不敷出。2015年,为保障搬迁工作顺利开展,孔欢屯社区对三村村民提供部分生活补助政策。如施行“先上房,后缴费”政策,导致目前仍有大量村民未缴纳房费。此外,物业费、水费由村部财政统一拨款,无需村民承担。随着小区后续绿化养护、管网更新、道路维护、房屋维修等支出项目的增多,负担越来越重,

由此社区管理经费缺口较大,财政收入连年入不敷出,如后屯村年收入10万元,开支32万元,透支22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农村新型社区较为特殊,既不同于普通商品住宅小区,又有别于经济适用房。所以要切实加强对农村新型社区管理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社区管理干部素质,加强业务学习,扎实改进社区管理工作,优化社区专业化服务能力。

二是要探索增加集体收入新渠道,充分利用沛北经济开发区为村民创造就业机会。同时,结合“古泗水河”、“村史馆”等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创造经济价值,保障村民生活。

三是要创新方式方法,建立完善社区治理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新措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孔欢屯”经验。(张文文)

苏公网安备 32032202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