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 页 > 工作报告

关于沛县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沛县人大网 时间:2022-01-31 访问量:

——2022126日在沛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钟声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沛县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1,全县各级财税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决策部署和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全力支持高质量发展,“六稳”工作扎实有力,“六保”任务全面落实。财政运行总体平稳,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74亿元,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42.76亿元,增长15%,税收占比84.3%。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7.85亿元,增长5.8%

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05亿元,增长7.1%。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1.12亿元,增长4.3%

按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37.4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05亿元,上级补助收入49.25亿元,下级上解收入7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5.07亿元,调入资金36.02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18亿元,动用上年结转9.88亿元。当年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1.12亿元,上解上级支出10.4亿元,补助下级支出11.04亿元,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2.79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53亿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8.57亿元。

预算执行情况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35亿元,国防支出0.12亿元,公共安全支出5.05亿元,教育支出25.16亿元,科学技术支出1.25亿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43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62亿元,卫生健康支出10.61亿元,节能环保支出1.75亿元,城乡社区支出12.23亿元,农林水支出10.08亿元,交通运输支出2.17亿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61亿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0.23亿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0.12亿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68亿元,住房保障支出1.32亿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0.84亿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0.5亿元,债务付息发行费用支出1.19亿元,其他支出0.80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89.48亿元,增长41.6%。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77.69亿元,增长27%

县级政府性基金收入89.24亿元,增长42.1%。县级政府性基金支出75.46亿元,增长26.2%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总收入为108.92亿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89.25亿元,上级补助收入0.05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12.36亿元,上年结转收入7.26亿元。当年政府性基金支出75.46亿元,补助下级支出2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5.57亿元,调出资金20.33亿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 5.56亿元。

预算执行情况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60.59亿元,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1.27亿元,污水处理费安排的支出0.4亿元,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收入安排支出1亿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9.4亿元,债务付息发行费支出2.67亿元,其他支出0.13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1.52亿元,上级补助收入0.07亿元,上年结转0.03亿元,收入总计11.62亿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48亿元,调出资金11.07亿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0.07亿元。

预算执行情况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0.03亿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45亿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9.07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 16亿元。当年收支结余3.07亿元,年末滚存结余22.15亿元(不含已纳入省市统筹管理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和职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

预算执行情况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84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0.22亿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0.55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0.39亿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1年,省财政厅核定我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128.01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39.22亿元,专项债务限额88.79亿元。年末地方政府政府债务余额为115.46亿元,其中:一般债务33.56亿元,专项债务81.9亿元,在核定限额之内。

2021年省财政厅共转贷我县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7.43亿元,其中:再融资债券4.73亿元,全部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务。新增债券12.7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3亿元,专项债券10.4亿元。新增债券主要用于:交通运输1.5亿元、基础设施建设2亿元、保障性住房1.4亿元、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7.8亿元。全县政府债务还本支出8.36亿元,付息和发行费支出3.86亿元。

在县财政与省年终结算、决算后,上述预算执行情况还会有一些变动,届时将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2021年,全县财政部门认真贯彻执行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严格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持续增强财政预算管理水平,全力兜牢“三保”底线,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

(一)落实惠企政策,协同发力,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积极有为、精准施策,加快主导产业转型增效做大做强充分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设立3亿元投贷联动股权投资基金,吸引带动外部资本、投资机构等优质资源向沛县集聚,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基金、大运河基金、彭城英才基金等省市基金返投沛县,为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活水。二是银企合作、金融普惠,力促专精特新小微企业提档升级。推动政、银、企融资对接,打好财政+金融组合拳,创新“小微创业贷”“苏微贷”审贷模式,积极服务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推动“小巨人”企业加快发展。新增普惠金融贷款7.48亿元,扶持中小微企业6116户,带动超万人就业。鼓励担保机构聚焦主业,下沉一线,不断扩大融资担保规模,降低融资担保费率,助力“三农”主体和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县农担公司在保金额7.14亿元,在保1700户,在保户数居全省第一位。三是创新扶持、杠杆撬动,助力重点行业克服困难平稳发展。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的23家纺织企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425.98万元助力复工复产,提速增效。全面推行财政涉农、涉企资金大专项+任务清单统筹整合长效机制,设立三乡工程专项资金2000万元,扶持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冷链物流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二)落实减税降费,多措并举,依法依规组织收入。一是落实减税降费,减负增效,释放政策红利严格执行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更大范围、更大力度让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2021年落实企业减税降费共13.6亿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为广大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公平普惠的支持二是压实责任,深挖潜能,确保收入预期。强化征管督导,协同税务等部门,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财税数据共享机制,打造税费共治共管格局,牢牢把握组织收入主动权。积极应对减税降费政策及疫情带来的减收压力,动态监管税源,夯实财源基础,挖掘增收潜力。

(三)落实社保政策,惠民富民,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把民生保障摆在突出位置,全县民生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支出103亿元,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5%。全县教育投入25.5亿元,支持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幼儿园建设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投入2.53亿元,构建现代公共文化均等化服务体系,支持城市书房等重点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投入疫情防控资金2.01亿元,全力做好核酸检测、全民疫苗接种、防疫物资采购等经费保障工作。继续推进深化医改工作,投入2.2亿元,支持基本公共卫生等项目顺利实施。城乡居民医保实现市级统筹,居民医保财政配套及困难群众代缴资金达6.78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有效保障。投入5540万元,落实“稳就业”举措,重点支持创业就业、稳岗返岗,实现富民目标。健全社会救助动态调整体系,低保、五保等困难群众生活补助支出2.1亿元,保证了城乡4.3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拨付医疗救助资金4900余万元,累计救助16.42万人次,有效缓解城乡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四)落实“六稳”要求,稳妥审慎,打赢债务化解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强化政府债务管控。动态开展全口径债务风险检测和预警,堵疏并举,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强化高成本债务削峰、存量债务周转接续,杜绝违规举债和虚假化债,将法定债务风险指标控制在合理区间。2021年底我县政府性债务风险等级由黄转绿,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二是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杜绝各种原因的致贫返贫。全年支农支出18.02亿元,加快农业提优做强,农业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三是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创新财政政策和资金支持生态环境治理举措,加强环境基础设施、监测监控和标准体系建设。向上争取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56亿元,加大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投入力度,五管齐下严管严控,还群众一片蓝天碧水净土。

(五)落实国企改革行动部署,攻坚克难,加快县属国资国企改革步伐。一是依法善治,搭建国企监管新架构。严格按照《关于深化县国企国资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健全国资国企监管体系、规范投资行为、完善法人治理,加强县属国企投资决策、薪酬考核等监管,健全“1+2+N”国资监管制度体系,保证了法律框架内政府依法监管权和企业经营自主权。二是因企施策,推进国企改革重组。依据62家县属国有企业实际,分别按照规范调整、脱钩划转、清理退出的方式,加快改革重组、清理划转,探索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纵深推动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三是放大功能,提升国企经营质效。找准国资定位、突出国资担当,明确国资主攻方向,放大国资促进地方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作用,推动国有企业整合、并购,搭建运营平台,实现稳步扩张,建立国有体制、市场机制新模式,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了县属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六落实改革举措,创新机制,全面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一是完善预算管理。扎实推进全县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为深入推进财政管理改革、加强数据分析应用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持续推进预算公开。落实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制度,全县65家单位全部按时公开预算信息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提升预算透明度是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加快实施互联网+政府采购行动,持续推进政府采购放管服改革,构建全市统一的苏采云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实现公告、合同等各环节不见面审批是实施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成功启用电子票据,增加微信、支付宝、网银缴款渠道,实现群众缴费线上零跑腿、线下跑一次改革目标,提高了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和政务服务满意度。是依法强化财政监督。开展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项目资金管理等综合检查评审,实现资金运行过程可记录、风险可预警、责任可追溯,推动项目直达资金迅速惠企利民提升财政资金投放的靶向性是加强法治财政建设。深入推进六位一体法治财政标准化管理,增强法治财政执行力和影响力,财政法治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各位代表,2021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收支矛盾更加突出,财政紧平衡状态更加凸显;部门预算绩效观念不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以上问题,我们将认真听取各位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2年全县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要求;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支出结构,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全力保障全县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全力支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为谱写我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篇章提供坚实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2022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53.78亿元,增长6%。加上上级补助收入50亿元、一般债券收入 4.7亿元、调入资金22亿元、动用稳调基金3.53亿元、上年结转等8.5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共计142.58亿元,减去上解上级支出10亿元、一般债券还本支出4.92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27.66亿元。

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30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50亿元、下级上解收入5亿元、一般债券收入4.7亿元、调入资金22亿元、动用稳调基金3.53亿元、上年结转8.5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共计123.8亿元,减去上解上级支出10亿元、补助下级支出10亿元、一般债券还本支出4.92亿元,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98.88亿元。

预算安排情况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67亿元,国防支出0.12亿元,公共安全支出5.05亿元,教育支出25.38亿元,科学技术支出1.33亿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4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28亿元,卫生健康支出10.49亿元,节能环保支出1.5亿元,城乡社区支出9.13亿元,农林水支出10.7亿元,交通运输支出2.17亿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6亿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0.22亿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0.12亿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6亿元,住房保障支出1.34亿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0.83亿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0.34亿元,债务付息发行费用支出1.61亿元,其他支出0.8亿元,预备费1.2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22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 65亿元,加上专项债券收入14.46亿元、上年结转收入5.56亿元,收入总计85.02亿元,减去调出资金20亿元、专项债券还本支出8.76亿元,按照以收定支和收支平衡原则,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计56.26亿元。

县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64.6亿元。加上专项债券收入14.46亿元、上年结转收入5.56亿元,收入总计84.62亿元。减去补助下级支出2亿元、调出资金20亿元、专项债券还本支出8.76亿元,2022年县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计53.86亿元。

预算安排情况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46.89亿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安排的支出1.5亿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1亿元,污水处理费安排的支出0.36亿元,债务付息及发行费用4.02亿元,其他支出0.09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2022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0.15亿元,加上上年结转0.07亿元,收入总计0.22亿元。2022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计0.22亿元,当年收支平衡。

预算安排情况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15亿元为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22亿元,主要用于安排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支出成本。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22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9.32亿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6.75亿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2.57亿元,年末滚存结余24.72亿元(不含已纳入省市统筹管理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和职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

预算安排情况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95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0.84亿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0.61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0.35亿元。

(五)全县“三保”预算安排情况

2022全县“三保”预算安排合计49.78亿元,其中:保工资25.33亿元保运转1.16亿元保基本民生23.29亿元

)政府债务情况

2022年全县政府债务到期13.68亿元,其中:一般债券4.92亿元,专项债券8.76亿元。应付利息5.6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6亿元,专项债券4亿元。拟申请再融资债券偿还本金5.42亿元,其中:一般债券4.92亿元,专项债券0.5亿元,剩余本金8.26亿元(专项债券)及当年应付利息分别纳入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1年,省财政厅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债务限额 15.16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2亿元,专项债券13.96亿元。

、确保完成2022年预算的工作措施

(一)抢抓机遇,创新驱动,夯实财税增长根基,确保收入量质齐升。一是发动财源培育新引擎坚持资源、资产、资本、资金“四资联动”,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扶持、要素配置等多种形式,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和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培育实体经济增长新动能,夯实主体税基,扩充税源规模。二是用好融资平台催化剂加强产业基金对接,用足用好“苏科贷”“苏微贷”等财政金融工具,支持先进制造业创新驱动、现代服务业提速扩容、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增强企业“造血”和“免疫”功能。三是找准财政收入增长极正确处理减税降费与财政增收的关系,用政府收入“减法”,换取企业效益“加法”,注重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税种的征管,促进税源建设向财政收入有效转化,突出实体经济支撑财税收入的基石作用。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功能,按照“均衡性、匹配性、可持续性”的要求,合理把握好组织收入的节奏、力度、进度和质量。四是把握财税征管着力点 围绕财政收入预期目标,加强征收过程管理,依托综合治税平台,构建多极增收、多点支撑的梯级征管机制,力争在建筑、房地产、交运业税收协同共治方面取得更大成效。挖掘非税收入增长潜力,加强清算查补,做到应收尽收。

(二)聚焦民生,突出重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社会公平稳定。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守住底线、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将有限财力重点向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坚持厉行节约,建设节约型政府。严把财政支出关口,切实提高预算批复率、执行力和约束力,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控制新增项目支出,坚决取消不必要的项目支出,发挥好财政资金精准补短板和民生兜底的作用。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把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加大企业稳岗支持力度,支持创业带动就业。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支持推进教育现代化、内涵式发展,扎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支持推进健康沛县建设,支持持续提升防疫抗疫综合能力,全力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支持实施文体惠民工程,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均等化建设。是推动强村富民增收,加快城乡融合完善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功能,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源投入农业农村。支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构建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和经济薄弱村发展长效机制。坚持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并举,支持三乡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三)破立并举,改革赋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升财政治理能力。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进预算标准化体系建设,健全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机制,硬化预算执行约束,从严控制预算调剂事项,切实做到预算编制科学化、预算执行规范化。二是持续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按照一体化管理要求,将政府采购、绩效、资产等业务融入预算管理主体流程,完善一体化系统运维管理机制,保障各项业务平稳运行。三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强化预算绩效约束,注重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实施目标、监控、评价、成果应用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绩效管理。是构建全覆盖的财政监督网络。完善直达资金常态化、动态化监控机制,推进财政监管的电子化、智能化和规范化,构建制度+技术财政运行大数据监督新格局,提升财政监信息化水平。加强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融合,推进预算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强化会计基础管理,提升财政监督成效,严肃财经纪律。

(四)规范举债,普惠金融,完善政府融资机制,有效管控债务风险一是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通过政府资金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共担共享、密切合作,撬动社会资本、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积极破解新兴产业、中小微企业、公益性项目融资难、融资贵题。进一步完善产业基金运作管理机制,引导“项目+基金”深度融合,助推实体经济发展。二是加强全口径地方政府债务管控。强化债务监测预警,遏制政府隐性债务增量。严格按照化债计划,依法依规通过盘活存量资产资源、压缩开支等方式,稳妥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降低政府性债务率,规范经营性债务管理。三是强化政府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严格按照坚定、可控、有序、适度的要求合理发行政府债券,拓宽债券偿债资金来源,合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杠杆率,建立机制+平台的立体管理模式,优化债券资金投向,实现地方政府债券可持续发展。

(五)依法善治,攻坚克难,搭建国资监管平台,加快国企改革步伐一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释放国企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认真落实省市国资国企改革部署,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为抓手,对标对表,前置改革措施,前排事项清单,统筹有序推进国企改革重组。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聚集,释放创新活力,实现稳步扩张。二是依法搭建国资监管三级架构,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管资产的转变。加快国资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推动国资线上线下监管一盘棋,用清单形式划定监管边界,打通监管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加大对县属国企产权管理、财务管理、收入分配事项的依法依规指导监管力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监督指导和县政协关心支持下,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苏公网安备 32032202000217号